【寻访抗美援朝老兵】89岁老兵冯正华:战场上荣立三等功 奋斗的人生最有意义
2020-10-2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孟欢
2020-10-2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冯正华老人讲述战争往事
金秋十月,记者在徐州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一所幽静的老房子里,见到了今年89岁的抗美援朝亲历者、原大郭庄机场离休老干部冯正华。
刚入伍就被选送航校训练冯老精神矍铄,面容清癯,虽已是89岁高龄,却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清晰,记忆力敏锐。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冯老特地在胸前戴上了纪念章,并与老伴曲志耐,早早泡好了茶水,摆上了水果和茶点。
“我1931年10月出生于沛县,1949年7月参军,1953年11月入党,抗美援朝期间我在航空兵16师做飞机机械师工作,每天的职责主要是检查飞机安全,保障飞机出勤率,保证故障不过夜、不上天。”冯老介绍说,他是初中毕业就入伍的,刚入伍就被选送到航空预科中队,训练了几个月后又被选送到空军锦州第三航空学校学习,在入朝之前,再次被选到北京集训了3个多月,当时的教官都是苏联人。至今,冯老还能用标准的俄语说“您好、再见”等日常用语。
谈起多年前的往事,冯老依然感觉历历在目。“1952年,我在北京参加了国庆大阅兵,10月3日回到了师部所在地青岛,接着师部就动员大家去抗美援朝,我们当时所在团有3个大队,每个队员都写了请战书。‘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年轻的战友们是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来到朝鲜战场的。”
回忆战争岁月 仿佛就在昨天
冯老回忆说,当时在战场上,飞机安全保障工作都是在夜间进行,一个机组3个机械员、一位机械师,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记得有一次,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为了检查飞机的涡轮叶片,他与同事脱去了皮大衣,钻到飞机喷管里,连夜奋战了5个小时,终于成功排除飞机故障。在朝鲜战场上,机组夜晚工作,白天的战斗间隙,大家就一起学习毛主席理论著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保障工作到位,他荣立个人三等功。
冯老自豪地说,当年他所在的飞机机组屡战屡胜,集体荣立三等功。先后击落美军5架飞机、有“空中英雄”之称的韩德彩将军,就出自他们师。
冯老还回忆起他所在机组的第一任机长,入朝不久,这位机长成功击落了一架F86型敌机,自己的飞机也受了伤,在危急情况下选择跳伞,面对美军飞机的追击,机长掏出手枪进行还击,最终英勇牺牲。
奋斗的人生最有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冯老一直在空军部队工作,先后做了4年飞机机械师、6年飞机机械长、10年中队长,后来又做了机务处处长。
“我一直在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不管党组织把我安排在哪里,我都要兢兢业业地工作,对党负责,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冯老在岗位上勤学苦练,成为了技术尖子,被评为航空机务工程师,并顺利获评该岗位最高职称技术八级,他负责的中队也多次受到表彰,多年被评为“四好中队”。
在冯老珍藏的奖章里,有一枚是1986年国家颁发给对建设人民空军有贡献、工龄30年以上的老革命军人的。还有一枚是1988年中央军委颁发的“胜利功勋荣誉章”。
离休后,冯老也闲不住,他被推选为干休所管委会主任,连任了3届共9年,2004年,经干休所推荐,他又获评民政部表彰的全军先进离休干部。
如今虽已89岁高龄,冯老依然坚持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每天都会收看《新闻联播》。他经常教育子女,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和工作,报效祖国。
生活在新时代,冯老与老伴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共同的感慨:“做梦都没想到,今天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们的晚年很幸福。”回首这一生,虽经历了很多坎坷,但冯老仍很欣慰:“因为奋斗的一生才是最有意义的。我这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奉献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编辑:孟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