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血性的天空:朱凤岐抗美援朝“空中拼刺刀”痛击来犯之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如今,每当雄壮的歌声响起,朱凤岐老人的思绪就会回到70年前的那场空战。
朱凤岐,河北抚宁人,1929年出生,1947年9月入伍。先后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两次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获国家三级解放勋章、胜利功勋荣誉章各一枚。
1950年,朝鲜战场局势紧张,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央作出志愿军空军参战决策。
朱凤岐所在的空15师响应上级“边打边建、边打边练”的要求,靠着“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和“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将一批批雏鹰放飞蓝天,痛击来犯之敌。
1952年12月25日上午,朱凤岐吃完早饭,按照战备要求进入米格-15战斗机驾驶舱,一边做起飞准备,一边等上级指令。
“我们的飞行时间仅有20多个小时,飞机都还没摸热,就要上天和美国人打。”回忆当时情景,朱凤岐至今仍激动不已。
坐在机舱里,朱凤岐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终于有机会飞上天与敌人真刀真枪干一仗;紧张的是,敌人飞机数量多、性能比我们好,能不能打得赢,心里还没底。
就在这时,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朱凤岐和战友一起,驾驶两架米格-15战斗机升空迎战。
那天天气不错,能见度较高。朱凤岐驾驶飞机全神贯注搜索着周边空域情况。突然发现,身后有几个小黑点正迅速向他们机组逼近。经仔细辨认,逼近的正是美军的F-86战斗机。该战机技术性能较高、滞空时间长、载弹量大、视野好。虽然我军的战机数量、性能比不过敌人,但是志愿军飞行员不怕苦、不怕死,在空中战场不落下风。
“后面有敌机,快!转弯向上拉!”朱凤岐立即报告带队长机吴胜凯。听到呼叫,吴胜凯迅速拉升战机。
看到长机向上拉起,作为僚机的朱凤岐猛加油门,顺势向上拉起。战机在空中180°转弯反扣过来,原本吊在后方的美军F-86战机出现在他的左前下方。
不等敌机反应过来,朱凤岐迅速瞄准敌机,猛摁炮钮,8发炮弹射向敌机。
“打得好!敌机冒火了!”电台里传来长机飞行员吴胜凯兴奋的声音,朱凤岐这才知道自己击中了敌机。其他敌机见势不妙,丢下战友慌忙逃窜。
这一战,朱凤岐成为空15师第二次入朝作战击落F-86敌机的第一人。该师授予他“模范僚机”称号,荣记二等功,并在军旗前照相。
把敌人赶出去、把敌机打下来,这是翱翔蓝天时,朱凤岐和战友们的共同信念。
炮火远去,精神赓续。从朝鲜回来后,朱凤岐带领的团队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他也从一名年轻的飞行员成长为副师职指挥员,培养、带出一批批优秀飞行员。
近几年,朱凤岐老人致力于口述历史的收集整理工作,他要把自己的参战经历、战斗体会梳理出来,变成文字。
朱老目前居住在江苏省军区徐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戎马一生的老人喜欢看军事类节目,尤其是《军事报道》栏目。每当看到新型战机巡航祖国碧海蓝天,朱老就会感慨万千:“以前我们‘气多钢少’,现在我们是‘气足钢好’!你看,人民空军发展多快!机型多、性能好,飞得远、打得准,飞行员年轻有文化、战斗素质高,国家安全有保障,我们放心!”
徐报融媒记者 王彬
编辑:哈晓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