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苏北“洼地”再现碧水蓝天——黄河故道流域的“生态逆袭”之路

2020-10-20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孟祥
2020-10-20  中国徐州网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地处苏北黄河故道流域的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黄河故道流经该县全长69.5公里,占徐州境内黄河故道总长的1/3。

曾经,这里的黄河故道沿线村庄布局散乱、生产生活方式贫穷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成为该县乃至苏北经济发展的“洼地”。近年来,徐州市睢宁县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植树造林和矿山修复,系统化地开展了黄河故道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曾经的黄河故道沿线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居住提升、生态改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生态睢宁、美丽睢宁的画卷正徐徐铺开。

综合整治后青山绿水成为了生态睢宁的新名片

土地综合整治助力耕地增量提质

2015年以来,睢宁县以黄河故道沿线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契机,统筹实施了多规合一、黄河故道流域适度规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建设用地减量化等多项部省级试点,累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整治项目规模13.86万亩,新增耕地10.22万亩,实现了空间布局优化、土地资源盘活、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绿色富民、城乡一体发展的多元效益。

已建成的魏集镇黄墩湖5万亩连片高标准基本农田

作为全国116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之一,睢宁县累计已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约100万亩,全面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为农村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提供支撑。睢宁县魏集镇黄墩湖五万亩连片高标准农田依托农业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展大规模土地流转,采用“水稻+螃蟹”“水稻+龙虾”等特色养殖模式发展有机农业,平均亩产值1.5万元,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良性生态循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徐州睢宁以特色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百村万树”造就绿色睢宁

走进如今的睢宁县,黄河故道、高铁沿线、乡村房前屋后、河道边、道路旁、山坡上,一棵棵树木生动地点缀着生态睢宁的美丽四季。春夏的万木峥嵘、秋天的层林尽染,这得益于该县自2016年以来实施的“百村万树”工程。

综合整治后的黄河故道新貌

2016年以来,睢宁县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实施“百村万树”工程,以生态林为主体,经济林、景观林为补充,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将“荒地”变“绿地”,将“绿地”变“景观”。该工程已累计植树3000万株,完成植树面积近20万亩,河道绿化450公里,道路绿化705公里,校园和厂区绿化率达30%,消灭荒山2.12万亩,形成了长达70公里的高铁高速沿线绿化带和69.5公里的黄河故道沿线绿化带,有效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种植花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在推进“百村万树”工程的过程中,睢宁县还结合地方实际发展林业经济,助力富民增收。睢宁县双沟镇大白村在梨树下栽上了覆膜花生发展立体农业;睢宁县岚山镇选择合适苗木发展山林鸡养殖;睢宁县古邳镇在黄河故道沿线打造观光经济林带,种植花卉、中草药等。目前,睢宁县“林下经济”面积约10万亩,“林下经济”的迸发让植树造林产生了更多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废弃矿山的“涅槃重生”

虽然矿山开采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2008年睢宁县关闭全县矿山后,遗留露采宕口山体共44个,形成地质灾害隐患点27个,小规模偷采盗采时有发生,极易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安全事故。2015年以来,睢宁县按照“因地制宜、一山一策、分类治理”的原则,大力推进山体公园建设、山体生态修复、山体斑秃绿化、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助力生态睢宁的建设。

平整宕口山体不仅增加了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和山体绿化面积,而且也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有效改善了矿山周边生态环境。目前,该县已治理完成古邳镇汤山、岚山镇九顶山一期、岚山镇寨山、官山镇荆山、官山镇张山五个山体,剩余的39个遗留露采宕口山体将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水则水”,于2025年前全部修复完毕。

矿山修复后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如今,修复完成的废弃矿山已“变废为宝”,恢复成青山焕发出盎然生机,更成为了当地村民眼中的金山银山,为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机。

保护修复“地球之肾”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湿地的保护修复,让此番美景重现睢宁。

睢宁全县湿地总面积7670公顷,其中自然湿地总面积2571公顷。采用建设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等多种形式,该县对重要或典型湿地、重要水源区湿地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进一步优化了全区的生态环境。通过建立植被恢复区,睢宁县对一些湿地功能薄弱地方进行修复,恢复湿地功能,栽植了女贞、水杉、落羽杉、垂柳、枫杨、楝树、栾树、黄菖蒲等3000余株,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如今,徐州市睢宁县已建成两个省级湿地公园、四个湿地保护小区,修复湿地800亩,自然湿地保护率提升到了52.8%。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