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微山湖接边地区联合协商:在省际“插花地”画出最大同心圆
“老弟啊,那个土地复垦项目的方案已经报上去了,等批下来,咱们再一起商量怎么干。”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老砦镇党委书记张文全拨通了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龙固镇党委书记石怀涛的电话。
“哥哥你放心,到时候俺们把老砦土地上的龙固人请着一起,还在协商议事室见。”石怀涛爽快地答应下来。“过去,我们两家遇事总是对抗,现在是商量。”石怀涛说。他和张文全有时互称职务,更多的时候则是兄弟相称。

张文全说的那块土地属于老砦镇,承包给了龙固镇的人经营,土地上的水电气,有的属于山东,有的属于江苏。这样的情况在这里并不鲜见。
江苏沛县和山东鱼台县、微山县同处微山湖畔,土地“插花”,河湖共壤,群众生产生活交织,这个“微山湖接边地区”没有完全划定省际边界的区域。沛县龙固镇处在交界区域的前沿地带,与山东省的两县三镇七村相接,近几年来,遇到矛盾,多靠双方领导协调,有时不够规范。有的问题层层上报,但是由于划界未定,谁也不敢拍板,小问题时常拖成大麻烦。
2019年起,徐州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之后,济宁市也开展了这项工作。沛县、鱼台、微山三个接边县应势顺时,三方分管这项工作的县政协主席互相走访、多次协商,尤其是接边镇的内部协商议事,让他们觉得效果不错,便决定将民主协商从内部推广运用到接边地区。
一番协商后,沛县、鱼台、微山三个接边县很快商量出建立“接边联合协商议事会”的方案。设立联络员,议题由双方党组织批准后,谁主张谁召集,当众宣布协商结果等基本程序确定。
“协商议事室的选址也是精心考虑。如果建在镇政府,就显得太‘硬’,毕竟划界未定,我们就选择放在镇文化站。我们虽然分属两省,但是同文同源,说着一样的方言,共同的文化记忆,有利于形成共识。”龙固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尤志文说。
“而且这里离老砦镇也很近,我从老砦镇政府开车过来不到五分钟。”老砦镇党委宣传委员冯程程说。

2019年10月12日,龙固镇和老砦镇的首场接边协商举行,议题是拆除沿湖违建码头。“沿湖码头业主的供电、土地等手续有的是江苏的,有的是山东的。取缔难度很大。按照民主协商程序,经过多轮反复协商,我们就违建码头的断电、断路、吊销营业执照等达成一致标准并联合执行。”龙固镇党委副书记、协商议事会召集人郝敬林说。共识达成后,十家违建码头很快拆除完毕,未发生一起边界纠纷。
码头拆完了,协商议事还在继续。今年7月20日,龙固镇和老砦镇再次就码头复绿问题协商。最终形成统一绿化,各自管理,不得私伐的共识。如今,林地已经披上绿装。
接边联合协商开展以来,在镇级层面,仅沛县龙固镇与鱼台县老砦镇、微山县张楼镇、南阳镇就召开了联合协商议事会议20余次,稳妥解决了河道治理、道路修铺、项目用地等一系列涉边问题。在村级层面,污染防治、秸秆禁烧、湖田承包也是接边协商的热门话题。
今年6月间,沛县政协主席郝敬彬先后带队赴鱼台县政协、微山县政协当面交流。经过三家充分协商,搭建了县、镇、村三级联合协商议事平台,成立县联合协商议事联络协调指导小组,由双方县政协秘书长任联络员,负责协调推进联合协商工作。在接边镇建立联合协商议事工作室,由镇政协工作召集人任工作室主任;在接边村建立联合协商议事工作站,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任工作站站长。
三县政协还议定了联合协商议事规则,构建了信息联通、协商议题联审、协商成员遴选联商、协商结果联办、实施过程联调“五联”机制,推动接边联合协商深入开展。
“接边联合协商将过去自发的协调工作,变成了规范的协商工作,对两省化解矛盾隐患、区域发展非常有利,这也是大势所趋。”张文全说。
从协调到协商,从握手到合作,接边地区已不再满足于“百年恩怨化和谐,微山湖上静悄悄”,又向着“接边联商铺彩桥,湖西老区唱新歌”迈进。
“接边地区发展的框架和蓝图已构建好,双方只有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优势,才能在省际‘插花地’里画出合作共赢的最大同心圆,在大运河畔共筑和谐梦。”沛县县委书记吴昊说。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