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大国点名!亲历五次!听这位94岁徐州老人说说他与人口普查的故事

2020-10-02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哈晓蕊
2020-10-02  中国徐州网

一个人、一张表,
全力穿梭在楼房之间;
两条腿、几片区,
耐心询问着人口信息。
这是人口普查员的真实写照。

        入户登记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着重重艰辛。94岁高龄的冯绍贞是江苏省邳州市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同时他也是亲历过五次人口普查的基层普查员。

        2020年11月,我国将迎来第七次人口普查。“老普查”冯绍贞激动地说:“这次人普的主题我非常喜欢,‘大国点名,没你不行’代表了全国人民同力奋斗的美丽蓝图。从第一次到第七次,从人口四亿到现在,我切身感受到了国家从贫穷到富强的变化。希望普查员们在我们之前行动的基础上,利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高科技产品,高标准、高速率、高品质的完成这次活动。”

1

1953年,我国首次进行的规模化人口普查,也是新中国统计事业的开端。当时统计专业人员紧缺,农村里识字的人较少,只能从附近学校临时抽调教师助阵。冯绍贞作为邳县土山镇一名年轻的教师,有幸加入了普查员的队伍。他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写标语喊口号进行宣传。当时,居民没有户口本,冯绍贞和学生手捧自制表格,挨家挨户登记造册,并去田间地头核实信息。在他们的努力下,附近村民对人口普查这一新生事物逐渐熟悉起来,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

2
1964年,冯绍贞选择坚守岗位,他因经验丰富又被抽调参加第二次人口普查。
3
1982年,中国迎来了科技的春天。冯绍贞在参加“三普”时,明显感受到人们生活的变化。谈到这次普查,冯老记忆犹新:“我们一群人,在城镇用上了流动车和海报进行宣传,乡村也普遍使用了有线广播,普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4
1990年的“四普”前,国家首次将定期进行人口普查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并在统计法中做了规定。冯绍贞前三次细致认真的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一致认可,第四次作为普查行动的领头羊,他带领队伍一丝不苟地按照文件完成了任务。
5
冯老告诉记者:“2000年,我已从教育岗位上退休多年,身体状况欠佳。但凭着这么多年下来对人普工作的热爱,我再一次志愿加入普查员的队伍,子女对此也很支持。”不论是艳阳天、风雨天,身体抱恙的老人忍着病痛强打起精神,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人普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0年,冯绍贞年事已高,不能再参与具体工作,但老人的一腔热情犹在。他行动不再敏捷,但思维依然清晰,哪家姓啥名谁、家中几人、回门朝哪……他统统记得。冯老将年轻一代的普查员召集在一起,毫无保留地把五次普查的经验亲口传授给年轻人,成为了人口普查行动的“远程指挥”。

        “由于条件的限制,当年人口普查留下的资料很少,我就是人口普查最好的见证者。”作为一名基层人口普查员,冯绍贞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在人口普查的事业上奉献青春,是全国数以万计基层人口普查员的杰出代表。

        据悉,第七次人口普查以11月1日为普查登记标准时点,届时全国将有5万余名基层人口普查员深入社区街道,按时保质完成人口普查登记任务。

徐报融媒记者:王正喜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