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28个花篮,26份嘱托!华野九纵后代,不能忘却的纪念!

2020-10-0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孟欢
2020-10-0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华野九纵二十七军后代 孙黄平 敬挽”、“华野九纵二十七军后代 刘洪军 敬挽”

       ……

       10月1日是举国同庆的日子。

       早晨,在位于江苏徐州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华野九纵二十七军后代韩爱国和妻子,将26个美丽的花篮一字排开,深深地鞠躬致敬。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朵朵菊花的簇拥下,高大的淮塔愈发显得庄严巍峨。

       华野九纵后代,不能忘却的纪念
       徐州人韩爱国今年52岁,他的爷爷韩占和1944年参加革命,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役和抗美援朝。淮海战役期间,韩占和是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军的一名英雄。
       华野九纵是解放战争中以打硬仗著称的英雄部队,以进攻能力无敌勇冠华野全军,依靠惊人的战绩,成为全军的王牌军。
       作为华野九纵二十七军的第三代,韩爱国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华野九纵二十七军后代一直保持联系,微信群里一共有400人左右,大部分都是二代老人。因为老人们不便长途跋涉,只有韩家居住在徐州,每年到淮塔祭奠先烈的重任就交到了韩爱国的身上。
       韩爱国仔细统计了一番,一共收到了26份沉重的嘱托,他跑到花店订制了28个花篮,其中有两个代表着华野九纵二十七军后代集体的心意,有一个花篮专门送给骨灰撒放在这里的粟裕将军。
       10月1日早上8时许,韩爱国和妻子一起将28个花篮带到淮塔前,其中26个花篮紧紧偎依着塔身,送给粟裕将军的花篮放在前排。他们将花篮上每个敬献者的名字逐个拍了下来,一一发到微信群里,请委托人放心。这是一份不能忘却的纪念。

       每一位英烈都是一座丰碑,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第28个特殊的花篮,被送到了淮塔烈士英名录中“魏永祥”的名字下面,署名是华野九纵二十七军后代、魏永祥之子魏凤鸣。
       “今天送花篮的26位后代中,只有魏凤鸣的父亲牺牲在了淮海战役中,名字刻在了这里。其他先辈都挺过了战争,我爷爷是上个世纪90年代去世的。”
       韩爱国介绍说,魏凤鸣是在父亲牺牲后三个月出生的,母亲一直没有改嫁,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魏凤鸣的成长非常励志,后来成为山东大学的一名教授,他的儿子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博士。
       为了表示敬意,韩爱国向魏永祥烈士献上了一束鲜花。

       淮塔烈士英名录的最后一个名字是“闫守信”,韩爱国也为这位英雄献上了一束菊花,讲述了又一段感人的故事。

       今年清明节,韩爱国照例来到淮塔缅怀先烈,注意到一位衣着简朴的老人在英名录前伫立良久,一遍遍地读着英雄的名单,一次次摇头叹息,最后竟然抱头痛哭。
       上前询问得知,老人已年近80,河南夏邑人,家里收藏着父亲闫守信的烈士证,只知道他参加过淮海战役,但一直不知葬在何处,找了很多年没有音讯。当时天色已晚,韩爱国找了一家宾馆安排老人住下,还给他买了一身衣服和鞋子。
       次日,他联系到淮塔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查阅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找到闫守信的名字,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经过与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确认了闫守信的烈士身份,9月22日,闫守信的名字终于补刻进了淮塔英名录。

       在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老人再次激动痛哭,连声表示感谢。韩爱国说,老人年事已高,家中经济困难,子女在外地打工,于是他这次便“自作主张”献上一束鲜花对先烈表示祭奠。

       英魂永铸,浩气长存,薪火相传。
       编辑: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