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苏淼:带着“后进村”找到致富路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通讯员 苗永乐)沛县张寨镇于楼村和司楼村相距5公里,这两个村在过去都是出了名的“后进村”,村民收入不高,配套设施不全,治理难度很大。司苏淼到任后,改变了两个村的现状。如今,村民在家门口有了就业岗位和致富门路,他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村里的特色产业扩面提档,老百姓脸上溢满了幸福。
初到于楼,他临危受命
2014年,30岁的司苏淼临危受命,担任于楼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因收入不高等原因,群众怨言颇多,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和“老大难村”。
在走访中,司苏淼了解到,于楼村以传统作物水稻、小麦种植为主,除去成本,剩余很少。如何增加群众收入?司苏淼掌握村情后,在思考中开始寻求破题之路。
于楼村离城区约五公里,紧邻253省道,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2014年,司苏淼和村班子及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流转土地140亩,种植“夏黑”“巨峰”等品种葡萄,带动80多人致富。2015年6月,司苏淼想方设法筹集资金150余万元,建设了于楼草莓采摘园。
近80亩的草莓园投入使用后,司苏淼又在周边种植了桃树、枣树等,并从村里挑选58名经济条件不好的群众在园区打工。于保敏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和爱人自从在园区打工后,两个人每月收入4000多元,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他逢人便说:“在家门口轻轻松松就能挣钱,多亏了司书记。”
于楼村建有一处40多亩的欣雅园园艺花卉基地,种植了500多个品种的花卉,共安置30多人就业。“当时建花卉基地时,由于资金短缺,是司苏淼以个人名义为我担保了20万元,要不然还真建不成呢。”看着花卉基地盛开的花儿,沛县欣雅园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成权感激地说。
“只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司苏淼上任第一天说过的话,他一直把这句话当成对百姓的承诺,并一直为践行这个承诺而努力着。
转战司楼,他不忘初心
2019年2月,司苏淼到司楼村主持工作,当年11月,他担任司楼村党支部书记。司楼村和于楼村有着差不多的基础,要想带村民致富,必须破除“等靠要”思想,转型谋出路。
为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他根据村情实际,于2019年3月引进一家投资1.2亿元的徐州汉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当年8月投产,目前带动村里10人就业。2020年4月,司苏淼又引进一家投资1.2亿元的徐州铨旺建材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投产,届时可安置100多人就业。
除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司苏淼还在农业发展上寻求突破。为让更多村民富起来,他带领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到山东、安徽考察红薯种植情况。回来后,村里成立了沛县张寨镇苏淼种植家庭农场,他召开党群代表会议讨论,先试种“济薯21”品种。目前,地里的红薯长势喜人,预计11月收获。相比传统作物,红薯每亩可增产2000多元,村里已有7家种植大户和十多家散户有种植意愿。司苏淼告诉记者,等村里的红薯大面积推广后,还准备成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进一步降低种植风险,同时引进企业对红薯进行初加工,推广到网上销售,增加大家的收入。
目前,司苏淼又投资300多万元在家庭农场养殖了3200头育肥猪,预计今年10月销售。“这两项共安置村里100多人就业。”司苏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