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好商量” ! 江苏邳州用“四进四转”实践扎实推进基层善治
◎徐报融媒记者 颜子舒
在困难和考验面前,基层更需要“有事好商量”。
今年以来,江苏邳州市政协紧紧围绕“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积极构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新格局,全面开展“四进四转”实践,全力争当基层善治的区域样板。
“年初以来,全市已召开各类协商议事会议1121场次,转化落实协商成果1378项,形成了党政支持协商、协商资政为民的良性循环。”邳州市政协主席孙强介绍说。
协商进镇村 干部转作风
邳州市政协立足协商为民,服务民生精准务实,重点围绕全市十大民生领域44项突出问题和年度50项为民实事,调研协商、广听民声、广集民智、科学决策,推动实事办理和问题解决。
积极推进协商培训进党校,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讲座、交流观摩等形式,让镇村干部懂协商会协商、善指导能落实。在具体实践中,注重发挥党政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带动基层干部提升能力、转变作风。要求党组织书记学会以第一召集人身份主持好协商、以普通协商员身份发表意见,让大家掏心说话,让群贤竭智献策,以心服求气顺,以气顺求心齐。
邳州高新区墩集社区现有居民1896户、6148人,绝大部分为拆迁安置户,遗留问题多。过去,由于自上而下指令性的工作模式,难以准确与群众需求对接,时常造成“政府买单、百姓不买账”的被动局面。去年以来,社区探索建立“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议事厅”的作用,做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让群众主动参与建设和管理社区,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基层协商真正成为了党委、政府的好帮手,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而协商议事实践的深入开展,也正在让邳州干部越来越接地气,和群众‘愿聊天’‘会聊天’的干部越来越多了。”谈到可喜的转变,邳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拥军深有感触。
协商进园区 企业转企风
年初以来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邳州工业强市之路面临严峻考验。开展企业协商探索之时,正是企业迫切需要协商之际。邳州市政协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大局,让“有事好商量”深入园区、企业,让车间、餐厅、行业沙龙成为议事堂,通过职企协商、政企协商、行业协商、银企协商、产业链协商等形式,凝聚企业内部合力,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有力推动了企业复工复产,有效促进了项目签约开工。1-6月份邳州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5%;项目签约个数、投资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均居徐州县(市)区第一。
协商议事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眼前的困难,也对其发展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来企业,都希望将协商方法、协商文化留在企业。邳州市政协顺势而为,组织政协委员下沉指导企业协商,网格化推动企业协商深入开展、长效坚持。
邳州官湖镇盛和木业与职工协商员积极开展协商议事,就施行工龄补助保持薪资等议题达成一致,在不裁员的前提下使每位员工的工资和疫情前相当,给员工吃下了“定心丸”。公司700名员工不仅没有一人离职、一人跳槽,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空前高涨。他们优化了16项工艺、创新了3项技术,每月节省生产成本100万元,同时又开拓了3家国内客户,产能也已恢复到疫情前的80%,成为官湖最早正常生产的企业。
协商进居所 城乡转民风
邳州市政协积极发挥政协委员和协商员的作用,让他们在自然村、小组以及小区、楼栋当好小区域微协商的宣传员、组织员、指导员,议好东家长、西家短,共创小区美、楼栋亲,增加和气,消除戾气,促进民风转变。
东湖街道源宏公馆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常住人口3000多人,很多居民图方便将电动车停在楼梯间、家里充电,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为了保障业主安全,同时便于小区物业统一管理,前沙沟社区专门召集源宏公馆物业与小区代表,商议小区电动车管理问题,最终就小区建停车棚、充电桩的议题达成一致意见。“现在,各家各户的电动车有了统一去处,小区秩序明显改善,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小区居民周荣高兴地说。
协商进家庭 百姓转家风
邳州市政协以牵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与邳州市委宣传部一起,通过共青团、妇联、民政等方面工作,将协商理念、协商精神宣传到家庭,融入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倡导夫妻之间多协商、代际之间多协商,组织评选“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培育新时代家风文化,以好家风带民风促社风。
针对部分村民家庭失和、夫妻关系紧张的现实,四户镇农民“阳光艺术团”专门排演了一台柳琴戏《新楼风波》,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抨击盛行乡村的大男子主义,呼吁家庭协商文化。“家中有事多商量,夫妻和谐情意长;家中办事多商量,齐心协力奔小康”……这台戏在全镇各村巡回演出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协商议事的深入实践,搭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打造了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宛如润物无声的春雨,让邳州大地焕发出新的、无限生机!
编辑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