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打造人才“洼地” 成就发展“高地” 江苏徐州凝心聚力做优人才生态

2020-08-05  来源:  编辑:李璐
2020-08-05  

◎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范海杰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促进地区发展最活跃积极的因素。近年来,江苏徐州创新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招才引智”的举措,加大对高端人才的扶持,吸引海内外各类高端人才,越来越多的人才在这里放下行囊、追逐梦想、实现价值,人才成为徐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集成出台新政吸引人才

徐州铜山区制定出台《徐州市铜山区(徐州高新区)进一步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10条“高含金量”的集成支持政策,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达到世界一流、国内顶尖水平的人才(团队),不定框框,不设上限,“一事一议”给予支持,对符合本区产业发展需求,带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社会资金来我区创业的领军人才(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项目资助。

疫情防控期间,徐州铜山还专门为专家人才发送慰问信,通过开通全天候服务热线、发放“防疫暖心包”、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等暖心举措,助力人才企业稳发展、提信心。

逐步健全“1+N”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人才“洼地”。针对名校优生、高技能人才等群体的扶持政策正在制定中,着力构建具有铜山特色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优化研创环境留住人才

青山掩映,绿水环绕。来徐州创业的人越来越享受到创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江苏奥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志强说:“随着娇山湖景区、文化中心等项目的建设,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徐州优化研发、创业环境,集聚高端人才的大手笔。”

江苏奥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徐州高新区的安全科技产业园内,该企业在行业范围内是唯一一家具有全线晶体生产设备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拥有一支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科研实践经验的研发团队,现已经取得授权专利19项,新受理专利10项,取得著作权8项,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如今,徐州高新区安全科技产业园已经成为人才集聚中心。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小巨人企业不断汇聚,鲁班智能、龙安电子、汇海检测等一批企业相继入驻,园区涵盖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公共安全、居家安全五大细分领域,集聚安全科技企业388家,2019年实现安全产业产值396亿元。

同时,徐州还建立人才服务专员机制,梳理人才政策清单,优化提升服务效率,在住房、落户、出入境、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保、社保、职称评审及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方面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生态“人才贷”助力人才

近年来,徐州市人才办把强化人才服务作为打造人才生态的重要抓手,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六个一”人才服务,帮助解决创新创业遇到的实际困难。“人才贷”就是其中一个方面的政策。

“人才贷”是徐州市人才办为了帮助人才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与商业银行合作,由银行向获得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人才企业提供免抵押、无担保且利率低、期限灵活的纯信用贷款。贷款资金主要满足人才企业科技研发、新产品试制和扩大生产经营等流动资金需求,支持人才企业发展壮大。

“人才贷”的申请对象主要面向高层次人才,可以是人才个人,也可以是人才所创办的企业。主要包含以下四类人才:两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省“双创计划”、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科技企业家等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市“双创计划”、市“双百工程”培养对象,市创新型企业家等市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各县(市)区相关人才计划入选者。

▲聚焦载体建设惠及人才

7月20日,为更好地借力西部高校人才智库推动铜山高质量发展,徐州铜山区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棠张镇与动物营养研究所签订徐州市览智研究院共建协议。与此同时,铜山加快实施总投资31亿元的云谷创新中心项目,大学创业园获批国家级孵化器。目前已形成了以高新区为龙头、经开区为支撑、7个工业镇为特色的“1+1+7”产业园区发展格局。

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徐州创新创业,支持人才企业发展。统筹抓好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人才支撑、金融创新等各类功能平台建设。推进人才服务,打造一流人才生态环境,加大对人才创业创新的支持,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