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阵地 改革服务理念 创新活动形式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原小影 通讯员 孙梦 李芳)徐州经开区金龙湖街道以改革为引领,先行先试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探索建立阵地、服务、活动等一套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出了“金龙湖思考”,提交了“金龙湖答卷”。
加快平台改革
打造一流阵地
因地制宜,依托“去化拓增”四字工作法,在原有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上升级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去”芜存菁。将不适合新城镇居民文化需求的功能室提档升级,打造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多个功能室,打造街道文明实践所,满足群众多元化文明需求。“化”整为零。将功能室服务窗口分解到不同片区,打造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晓山社区将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拆为四,全部下放到小区内,搭建群众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拓”展延伸。将群众参与度高的节目转换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沈店社区将老党员宣传板报丰富为工作室,上山村将道德讲堂拓展为国学堂,泰隆社区依托楼道文化打造“笑脸墙”。“增”色添彩。增加红色基因,强化党建支撑。以“书记项目”为引领,先后在淮海环球港打造“红色商圈”、在璞悦山小区打造“红色物业”、在西贺菜市场打造“红色市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加快服务改革
夯实干群基础
改革服务理念。树立“在宣传群众中引导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理念,请群众进来,请群众参与,请群众评点。大湖村设立居民议事厅,福鑫社区建立“喝茶议事”制度,将百姓的“抱怨声”变成社区管理的“金点子”。改革服务方式。按“单”配菜,构建群众点单、文明实践站派单、志愿者买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金龙湖社区设立心愿墙服务居民“微心愿”,沈店社区以“服务时间”换“服务空间”,打造谈心室、洗衣房、理发室、家政房。改革服务模式。服务力量下沉到社区一线,用好线下阵地,打造“555新时代文明实践日”,每月5日、15日、25日走进社区,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资源外延到网络,打造线上平台,让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微信群、“手机党支部”等平台也能及时参与文明实践,通过线上的二次传播,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的引导力。
加快活动改革
激活基层活力
创新活动形式。紧扣“培育主流价值、丰富精神文化、倡导文明生活”的活动主题,在活动形式上持续推陈出新,创新好人巡讲+文艺巡演+电影巡展+医疗巡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更新活动内容。整合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五大平台资源,一月一主题、一村一品牌,3月至6月分别开展了“三下乡、舞蹈大赛、扫黑除恶宣讲、红色电影进社区等活动。结合不同群体所思所盼所需,孵化“专科”志愿服务队伍。福泽社区借力“中华好妈妈”周晓燕的舞校资源,免费为折翼天使插上飞翔的翅膀;福鑫社区发挥毗邻徐州医科大学的地缘优势,引入江苏志愿服务总队徐州医科大学支队资源。截至目前,金龙湖街道共组建74个志愿者服务队,平均每位志愿者完成超过96.9小时的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