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线充电为啥屡禁不止
| ||
| ||
| ||
| ||
5月7日,根据消防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全市共接报电动车类火警28起,不包含一些在道路上或者小区内发生自燃,得到及时扑救或者损失较小未报火警的。
5月3日,发生在富丽园小区的一起火情因损失较大,再度引起公众对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的关注。虽然该火情原因仍未定论,但因电动车不规范充电引发的火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担忧和重视。
电动车引发火灾祸端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小区居民、物业公司、职能部门对此又有哪些声音?连日来,记者前往多个社区进行调查探访,试图揭开电动车频引火灾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现场直击
配了充电位,“飞线”充电还存在
调查之前,记者在网上检索一番,对发生在我市且近期公开报道的火灾情况进行了梳理:
5月4日,夹河西街明理街附近,13号院一居民楼前电动车突然起火。
5月3日,万达兴路富丽园小区一期3号楼下的公共车棚突然起火,50多辆电动车和自行车被烧毁。
4月29日凌晨1时55分许,泉山区矿山路4813小区内,一辆电动车起火。
4月16日,矿山西路鼎瑞雅居西区,居民楼楼道内起火,十余辆电动车和自行车被烧毁。
4月14日凌晨3时许,铜山路226号邮电局宿舍车棚着火,几十辆电动车毁于大火。
4月8日零时许,西苑民安园30号楼下,多辆电动车及摩托车先后起火,殃及旁边停放的轿车。
……
由此可见,与电动车相关联的火灾已经成为当前焦点。即便已经有了触目惊心的案例,但记者在小区探访时,仍然能随时看到居民为电动车不规范充电的场景。一些小区都在单元楼醒目位置张贴禁止飞线充电等安全告知,部分小区还设置了集中充电桩,但飞线充电的现象还存在。
苏堤北路上的苏堤北村小区共有12栋楼,日前多个单元楼进出口都密密麻麻地扯着各种线缆,飞线充电现象较为普遍。该小区有两处非机动车停车棚,其中一处免费停车,里面停放着很多非机动车,配备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无车辆使用。有居民说,电动自行车充电位太少,免费车棚大家都抢着去停车,导致需要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无法使用充电位。
毗邻苏堤北村小区的是万宁华府小区,去年初,引入了智能电动车充电桩,由物业公司免费向充电桩企业提供场地,安装维修和定价收费则由充电桩企业负责。尽管充电桩已经存在一年多的时间,但记者在该小区看到,充电位停放大量不充电的电动车,有低楼层业主从窗户甩线充电。
距离万科北宸天地小区不远的鼓楼晶典小区也是新小区,电动车充电设备统一安装在负一层,需要办卡充值使用。不过有居民表示,有个别低楼层的业主飞线充电。另外,有一位居民说,自己都是把电动车推回家中充电,自己小心看着点,一般不会发生意外。
5月3日,万达兴路富丽园小区一期3号楼下的公共车棚突然起火,致使50多辆电动车和自行车被烧毁。昨日,记者来到该小区看到,失火车棚被网布围挡,紧邻失火车棚的3号楼和4号楼还有“飞线”,有的电动车正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飞线充电”。
一位住在2号楼的业主说,不能允许这种“飞线”,必须在小区里安装智能充电桩,要有相关部门来管管,彻底根治“飞线”隐患。
电动车“坐电梯”在家充电
有高楼层居民表示,电动车可以“坐电梯”在家充电。至于为何不愿意使用充电桩,几位受访居民大多认为充电价格高。另外,因没有车棚或雨搭之类遮阳避雨,所以有的居民认为如此户外充电不安全。
二环北路万科北宸天地小区,是近两年上房的新小区,在这里记者没有看到“飞线”的情况。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和充电区分开,充电区有美观的简易棚遮挡,并贴有无需充电的非机动车不要停放在此处的提醒。这些充电位上均停有电动车,没有一辆电动车在充电。有业主表示,充电要去物业公司办卡充值才能使用。如果不办卡,只能推进自己家充电。
单元门口或公共走廊充电也存在
走访中记者发现,除了“飞线”充电比较常见外,单元门口或公共走廊充电现象也存在。比如,在环城路附近的东华小区一个单元楼门口,住在顶层的居民从电表箱分户闸位置接线给电动车充电。
在一些有电梯的高层居民楼内,电线穿出户门给紧靠门口的电动车充电。有居民认为,如此充电能够避免占用室内空间,弄脏家中地面,而且一旦发生意外方便处理。
探寻原因
车主图省事,抱侥幸心理
为何居民知道电动车不规范充电可能会导致火灾发生,但还是喜欢飞线充电,或直接在楼道口、地下车库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充电呢?
这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类车主大多都是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事故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才肆无忌惮地在上述地点充电。另外,相关管理机制的缺失、管理手段的不到位等因素,也没能从根本上及时遏制风险的发生。比如,在记者走访的多个小区里,部分小区在相关方面的管理就过分流于形式,物业只是张贴几张宣传单,传达了上级有关单位对电动车充电的要求,后续就没有进一步的管理措施了。
有物管表示,即使发现有居民违规充电,因为没有执法权,都是在口头劝说,无效后,就不再过问,并没有向有关部门进一步反映。而物业同时指出,物业毕竟人力有限,在相关问题的处理上也不够专业,上级有关部门更应该安排专人,经常到小区巡查,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光下发文件就算了。
充电桩充电有不足不愿用
充电桩基本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有的可以充值办卡,有的则能投币,价格基本都是按1元3-6小时不等。不过,接受采访的居民们表示使用峰谷电表,电动车自家夜间充电更合适。也有个别居民因遭遇电动车在充电桩上充电,电没充满就被人拔了插头,或者车辆摔倒插头脱落,致使花了钱没充上电,还很有可能损伤电瓶。还有居民因充电桩无防雨遮阳设备,不愿使用。
起火因素
电池自身质量问题也是关键因素
此外,电动车或电池自身质量问题,也是导致相关火灾事故频发的关键因素。
今年4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已经正式实施,新国标相比旧国标更新了多项技术参数。其中,蓄电池电压要求不超过48V。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场仍有超标电动车在售,且品牌繁多,价差明显,同样参数的电动车有的只标价千元左右,甚至更低,有的却要四五千元。一些市民为了贪图便宜,或仅仅追求长距离续航里程,就会不顾安全标准,去低价购买上述超标车辆。
“便宜的车辆不一定都有问题,但买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谱,要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达标车辆,不能贪图便宜。”一家电动车销售公司的业务经理说,电动车的成本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电池上。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电动车电池大多分为两种,一种为铅酸电池,一种为锂电池。
上述业务经理称,48V电压以下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使用锂电池的话,电池价格一般在500元左右,好的要超过千元,可见市面上一些价格过低的电动车,很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等质量问题。而运用劣质材料的结果是,电动车的易燃性更大,燃烧后产生的毒性也更大,安全无从保证。
不拔充电电源,长时间过充引火灾
那么,是不是购买了达标的电动车,车辆就不会有类似的安全隐患了?答案是否定的。
记者在采访的多起电动车火灾事故中都发现,很多车辆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达标电动车,并不存在质量问题,但这些车主大多都犯了同样的一个错误:充完电不拔充电电源,导致长时间过充。
“无论是哪一类电池,过充都很有可能导致电池过热,从而引发起火,而锂电池在过充时,往往会引发比铅酸电池更严重的问题,它会瞬间产生巨大的压力向外喷火,散播浓烟,火灾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电气安全专家肖义工程师解释称。
社区治理
使用集中充电桩成共识
面对社区内电动车充电乱象,各家社区也是使出浑身招数,试图解决这一消防隐患。曾有网络视频爆出某小区在电梯内设置座椅或者警报器,以防止电动车被住户带进电梯的办法,虽然目前市区内暂未探访到类似情景,不过使用集中充电桩,似乎正成为各家社区的一个共识。
记者在富丽园采访时,永安街道办事处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勘察,为解决小区非机动车停放和充电问题想办法。据他们介绍,该小区属于居民自管,没有物业公司进驻。小区花坛较多,车辆难以停放,没有安装集中充电桩,这次事故发生后,他们计划拿出两三套方案供居民们选择,其中包括安装集中充电桩。
现场2号楼的居民认为,必须要留出消防通道,靠墙安装带有简易车棚的集中充电桩。不过办事处工作人员也表示,即使安装了充电桩,居民依然不使用的情况更为常见。“像银湖小区,车棚内安装了充电桩以后,车棚都快空了,大家宁愿不停放,也不使用充电桩。”该人员说,主要原因还是居民感觉用充电桩充电费用高。
在记者走访的多个小区都发现,目前来看,正在大力推广的集中充电桩是相对较为安全的方法。安装集中充电桩是小区解决居民电动车充电难,杜绝“飞线”“入户”充电的方法。
据了解,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曾发布《关于开展电动车乱扯线充电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并在公布的一项数据中指出:润金城一期、坝山新苑小区等255个市区小区已安装充电设施,共安装956套、12477个专用插座。下一步将有728个小区列入安装计划,计划安装4535套、44369个专用插座。
明令禁止非机动车进入电梯
“要杜绝电动车进楼道、‘坐电梯’。让电动车坐电梯回家充电,这种方式不仅会磕碰电梯,对电梯均衡也是一种破坏。就算推上楼在公共走廊或者自己家中充电,从公共安全角度上讲也是一种隐患。”市住建局物业处有关负责人说,在我市一些物业管理严格的新建成小区,就贴出通知,明令禁止非机动车进入电梯。
记者在走访像万科北宸天地、鼓楼晶典小区等新建小区时发现,这里的电梯空间较小,小型电动车仅能勉强进入,而且贴有告知要在充电位充电,但即使这样还是有人推车入内。此外,像鼓楼晶典小区的集中充电设置安装在负一层,居民要想充电也得从电梯下去。
在山语世家小区,很少能看到“飞线”,1楼架空层安装少量电动车充电装置,在这里充电的电动车很少,有居民担心在这里充电不安全,会发生意外。不少居民也把电动车推进电梯,放在负一层自己的地下室内充电,而不是从坡道进出地下室。
对此,物业处有关负责人建议说,要加强巡查,楼道内一定要严格禁止停放任何非机动车辆。
解释说明
公共电价不同充电费用不同
一些居民还对不同小区的充电桩收费不同提出质疑,对此,一家智能充电桩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充电站的定价是有地区差异的,就是同一座城市也有差别。这主要是根据公共电价不同而不同,像一些老小区是政府管理的,他们公用电价低,所以充电桩企业成本低,该小区充电站收的费用也低。而一些有物业的新小区,本身他们充电桩企业使用的电价成本就高,所以定的充电价格也就高。
市住建局物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何能让业主愿意去充电,首先要加大充电桩设置,其次,在费用方面,可以学习扬州等其他城市的经验,引入充电位广告投入,用广告收益来减轻居民的使用成本和充电桩企业的安装维护成本,提高充电桩的使用率。
充电桩既有自动断电保护又有保险
对于一些人担心的充电桩会过充,永安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表示,集中充电桩自2015年就产生,目前安装的新式充电桩都是智能型,一旦电压、电流不稳,电瓶充满等现象,会自动断电保护。另外,很多充电桩也都是在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出现意外,能够根据责任认定多一重保障。
市住建局物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一直在治理电动车“飞线”充电,但隐患还是存在。因为充电桩设置数量少,而且业主感觉自家扯线充电更省钱。实际上,充电桩企业的利润来源就在于充电费的差价。
观点
居民:不能只图方便和便宜,“飞线”充电要杜绝
记者调查发现,在有地下室的小区,居民一般都把电动车推到地下室充电,安全方便,而且使用的都是民用电,很便宜。
在没有地下室的小区,居民用尽各种办法,有住一楼的,就将电动车推到家里充电;有电梯的,将电动车运上楼充电;“飞线充电”的居民都称,实在是迫不得已,他们也知道不安全。
“充电桩不是每栋楼下都有,而且大一点的电动车投币一块钱根本充不满。”刘女士算了一笔账:“如果充一次电投两块钱,即使两天充一次,一个月也要30块钱。但如果用家里的电,一个月花费不到十块钱。虽然都是小钱,但长年累月也是不小的数字。”
周先生认为,电动车几乎每家都有,现在老小区电动车停放和充电都很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但宜堵不宜疏,建议今后新建小区停车场都留有规范的电动车停放和充电区域,一律使用民用电,这样居民更容易接受。从安全角度讲,“飞线”充电还是得杜绝,部分居民不能只图方便和便宜,毕竟安全最重要。
律师:车主违规充电的,应承担全部责任
圆点律师事务所李律师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关于电动车充电自燃引发事故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2017年12月31日公安部紧急下发的《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然而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电动车充电自燃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车主应该承担赔偿责任,造成人员伤亡的,根据《刑法》规定还要承担刑事责任。电动车出厂时,厂家都对会如何规范充电作出详细说明,如果车主不按要求充电,也无法向厂家追责。像“飞线”充电或充电时间过长引起的事故,车主都应该负全责。另外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如果物业没有尽到提醒、管理和报告的义务,也可以要求物业承担相应责任。
社区和物管:加强安全宣传,禁止“飞线”充电
“飞线”充电是众多老小区头疼的问题。不少小区安装了统一的充电桩,但有居民嫌贵,或者是觉得充电桩距离自己的住处有点远,还是自己从楼上扯线充电。最近富丽园等小区出现几起电动车自燃事故后,很多小区物业、社区都很重视,向居民宣传禁止“飞线”充电。
永业世纪花园二期以前飞线充电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两年物业陆续建设了40多个投币充电桩,不使用的充电桩的一律要求在地下室充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华能物业公司刘经理说,这些充电桩刚开始投一元钱只能充四个小时,有居民反映充不满电,物业与充电桩管理公司协商,改成一元钱能充五个小时,居民比较满意,现在使用率也很高。“最近事故频发,我们又加强了巡查,发现有飞线充电的,就将飞线收到物业办公室,给业主留张纸条,让他们去取,同时向他们宣传安全充电的知识。”
鼓楼区铜沛街道铜建社区薛主任说,最近社区所有网格员都发动起来了,在各个小区宣传不得“飞线”充电或者楼道里充电,大部分居民都很配合,有少数不理解的,我们就上门劝说,效果还不错,投币充电桩也逐渐在小区推广。
消防:充电桩充电安全
据我市消防部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含六县)消防部门出动救援的电动车自燃事故共28起,均未引起人员伤亡,其中财产损失最大的就是5月3日富丽园小区火灾,造成50多辆电动车和自行车被烧毁。
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在给电动车充电时,首先一定不要在楼道内充电,因为电动车一旦在楼道内自燃,就会造成火焰和有害气体在楼道蔓延,妨碍居民逃生;其次是不要“飞线”充电,“飞线”因为插板活动容易导致接触不良,从而造成短路引发火灾;车棚内有电动车充电时,一定要有人值守并配备灭火器。另外在充电器的购买和使用上也应该特别注意,不能贪图便宜购买劣质充电器,使用时要避免长时间充电,要远离可燃物。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充电时间过长引起的电动车自燃事故占比较高。
“最安全的充电方法是使用投币充电桩,因为充电桩有自动断电的保护装置。”相关负责人建议说。
新闻链接
2017年12月29日,公安部专门下发通告,规范了居民为电动车充电的行为。全文如下:
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
为预防电动车引发火灾,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现就加强电动车停放、充电火灾防范工作通告如下:
一、充分认识电动车火灾危害。近年来,我国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起火原因主要为电气故障。电动车大多在室内停放和充电,有的甚至停放在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由于电动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
二、落实停放充电管理责任。对于有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主管单位的住宅小区、楼院,物业服务企业、主管单位应当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管理区域内电动车停放、充电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对于没有物业服务企业或者主管单位的,辖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确定电动车停放、充电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责任。有条件的住宅小区、楼院,应当结合实际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及充电场所。
三、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行为。公民应当将电动车停放在安全地点,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公民应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四、严厉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物业服务企业、主管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立即组织对住宅小区、楼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和充电专项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检查发现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的,应当制止并组织清理;对拒不清理的,要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
五、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物业服务企业、主管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电动车停放充电引发火灾的防范常识宣传和典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并按要求停放电动车和为电动车充电。一旦遇到电动车火灾切勿盲目逃生,要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和方法。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发现电动车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时,要及时拨打“96119”举报电话或者通过有效途径,向公安机关举报。 本通告所称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
对违反本通告的行为,构成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 周桓星 沈扬 吴云 文
记者 周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