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生产专栏 > 正文

一班集合

2019-05-06  来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编辑:网站编辑
2019-05-06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消防特勤一中队一班全体成员。
  实战演练练就过硬本领。
  日常保养消防车辆。
  车祸救援现场。
  冲入火场。
  火灾救援现场。

  4月26日,下午2点12分,消防特勤一中队一班宿舍。班长柯尊清正组织大家学习。

  按照火情发生的季节特点,此时应该是较为忙碌的高峰期,不过由于最近阴雨天频繁,火情反而少了许多。

  难得空闲,学习时间相对较长。柯尊清班长引导大家,多谈一下各自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总结。

  在徐州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是拳头。一班,则是拳头中的王牌。

  被称为王牌,是要付出汗水,甚至鲜血的。一班的每个消防员,手掌、肩上都能找出伤疤,或是训练场留下、或是灭火救援战斗中留下。总之,每一块伤疤都能给外界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23岁的战斗集体。通信员俞俊勇今年22岁,来自安徽合肥,2016年入伍。和他同龄的还有两个战友宋碧浩、郑伟。三个人在班里年龄最小,但都已是老资格的消防员。

  在特勤中队一班,老消防员承担着急难险重任务,班长柯尊清就是这样过来的。

  每一次火灾救援,寻找灭火点的一定是有经验的老消防员。灭火点多在火灾发生不明区域,消防员需要突进到火场内,在烟雾弥漫、火焰四起的环境中,搜寻火点,架设最佳的水枪阵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直接控制火情。

  不仅是寻找灭火点,解救被困人员,也需要老消防员第一时间进入到危险地带。

  不久前的一次居民楼火灾,根据报警人讲述,楼内有居民没有及时撤离。特勤一中队抵达现场后,指挥员许冰和班长柯尊清带领攻坚组队员,在水枪掩护下开始进楼搜救被困人员。

  从一楼到五楼,每一个房间角落都看遍,但没有发现被困居民。

  当攻坚组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突击到楼顶层时,才在角落中找到7名被困居民。望着浓烟中冒出来两位身着藏青色战斗服的救援人员,一位被困的女孩子当场就哭出声来。

  这种场景的救援,对特勤一中队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胜利完成每一场救援,大家平安归来,是一班每位消防员的最朴实愿望。他们为此更加重视救援中的团队合作。

  在特勤一中队,出警时指挥员许冰要与通信员俞俊勇坐在副驾第一排,班长柯尊清和其他战斗员则坐后排。途中,俞俊勇主要负责对接报警人、确定地址、了解现场情况,然后反馈给指挥员许冰,并向后面的消防车辆通报已了解的现场情况。指挥员许冰所下达的指令,要依靠俞俊勇来传达。

  抵达现场,按照分工,消防员进入救援工作,各司其职。此时,就连驾驶员也要在车辆内完成动态的救援任务。

  “我们这个团队,是战斗的集体,每一个人的力量都不能缺少。”4月26日的下午班会上,班长柯尊清再次提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柯尊清与一班战友们,感受着这份职业带来的荣耀!

  我们应该认识一下,消防特勤一中队的代理副中队长和他一班的兄弟们,感谢他们将自己的最美年华奉献给了这座城市。他们的名字是:许冰、柯尊清、陈尧、郑伟、宋碧浩、俞俊勇。 并由他们转达我们向所有徐州消防员的致敬!

  记者 黄亚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