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生产专栏 > 正文

莫把一年血汗钱

2019-01-23  来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编辑:网站编辑
2019-01-23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了普遍现象,QQ、微信、淘宝等软件和APP在便利人们社交和生活的同时,也成为骗子“埋坑”的重灾区,各类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手段变化多端,眼下春节将至,徐州警方提醒您,要提高警惕,不心存侥幸,防止被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盯上。网络那头提出任何有关钱财问题的事宜,必须亲自核实后,再进行操作,避免把一年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亲手转给了“骗子”。

  冒充亲朋好友网络骗钱

  2018年11月30日下午3点多,王某报警称,有人通过QQ冒充其朋友借钱,他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扫码转账了4800元钱,之后发现被骗,但现金全部损失了。经查发现,对方已经成为受害人的网友有一段时间,通过把头像和网名改成跟受害人好友QQ一致的内容,然后冒充其好友,借口遇到点困难跟受害人借钱,受害人通过给对方指定账户转账4800元,后来跟朋友核实的时候发现被骗。

  上月25日,小张下午4点左右收到一位海员朋友的邮件,他称在国外跑船一年准备回国过年,因马上靠岸要花钱办证,但是自己在国外没有现金,就给小张发了一张转账记录的截屏,称把钱转给小张了,让小张把这钱汇给他指定的人,小张也没确认这笔钱有没有到账,就把他自己的钱用网银方式转给了对方,之后发现钱没到账,打电话给朋友确认后,才发现被骗33000元。

  今年1月15日,孙某报警称被诈骗25700元,经核实,警方得知,对方冒充其孩子,用QQ索要补习费。因为平时都是打电话,孙某很少跟孩子QQ聊天,对孩子的头像和网名也不是很熟悉,同时临近假期确实准备给孩子补课,所以当对方喊她“妈妈”时,受害人没再怀疑,通过支付宝打款25700元,全部打进自称是校财务处工作人员杨东海的工行账户内。

  ●警方提醒:

  对方要求转款要留个心眼

  通讯网络诈骗中,经常有不法分子仿冒他人身份行骗。比如,不法分子在和人视频聊天时,截取对方画面,随后再利用木马程序等盗取对方信息,用视频画面冒充本人于亲友聊天,骗取信任后便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实施诈骗;冒充上级领导、或上级领导秘书等身份对下属进行诈骗;冒充教育等工作人员,联系学生家长,诱导受害人通过ATM机或其他途径汇款,从而实施诈骗;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号配合调查,以此实施诈骗;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等,通过恋爱等方式骗取受害人信任,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称受害人账户出现异常,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还有的不法分子和受害人玩“猜猜我是谁”,随后冒充熟人身份,以各种理由向受害人借钱。

  这些冒充他人行骗的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打电话或盗取QQ号、微信号等,依托通讯网络或互联网络,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诱骗群众、诈骗财产。广大市民遇到此类电话、QQ、微信等方式,要求对自己的存款进行转账、汇款的,请一概不要相信。可以要求对方当面进行操作,或者通过打电话等其他途径,与亲友、领导等进行联系,确认转账汇款之事是否属实。

  操作网络贷款上当受骗

  今年1月4日,小猛报警称被骗50806元。原来由于其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年底过年没有钱了,就想在网上贷款。通过名为平安普惠的贷款平台上贷款后,被告知银行流水不够,需要往里面存钱,刷流水。小猛根据对方发来的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的卡号,转入了8笔钱,共计50806元,等对方让其继续转钱,也没说明情况,小猛才察觉不对劲,查看账户,已经没有钱了,他这时才发现被骗。

  就在1月15日,小炎报警称冻结的10000元被盗刷。经了解得知,小炎在赶集网上看到有咨询小额贷款的信息,之后电话联系了对方表示想在网上申请小额贷款,对方告知其要向工商银行储蓄卡里打10000元,证明具有还款能力,并提供登录密码。小炎向银行咨询过,可能是对方非法操作,钱被冻结了,银行说不会被转走,便把自己的账户和登录密码给了对方,结果报警当日却发现,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卡内10000元被盗刷了。

  ●警方提醒:

  适度消费,提高警惕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得到飞速发展,用手机就可以进行支付、借贷等金融交易,让人们感受到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不少风险,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通常,不法分子会群发信息,以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为由诱惑有需要的人,一旦有人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渠道散播广告称,可以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一旦有人相信,便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此外,还有的不法分子以证券公司名义,谎称有内幕消息并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播,一旦有人上当,便引导受害人在他们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的进行操作,以此骗取受害人资金。

  遇到互联网金融这类情况,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相信高额之类的说辞,要知道任何时候都是有借就有还,无论是通过办信用卡还是网络借贷平台贷款,最终都要还款,甚至还要付上一笔利息,因此,平日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适度消费,不要为了一时的光鲜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万一不幸被骗,受害人一定要在发现被骗的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说明自己被网络诈骗的情况,工作人员会采取必要措施,冻结、止付对方账户。当然,受害人还要注意收集对方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微信等社交、支付宝等账号。为下一步报案收集相应的证据。另外,当前很多网贷公司是以平台推广的方式,通过第三方为你提供贷款。如果是通过平台推荐,而被网贷诈骗的,可以通过协商或者投诉,网络贷款中介平台的方式,以协商等方式获得赔偿。被贷款诈骗后若在网上求助,可能会引来很多关注者,不少网友声称能帮你追回。不要盲目相信他们的谎言,因为网络诈骗不同于一些平台违规,骗子早已将你的钱落袋为安,就算是有所谓的黑客,也是无能为力的,承诺能追回的大多数都是骗子。

  听信客服的话,钱不翼而飞

  上月21日,小钟发现买彩票的网站号被人封了,网站是(澳门威尼斯人)网址309737.com的彩票网站,小钟联系客服后,客服就让小钟充钱进去就能解封,他就根据客服的步骤,连续往里面充了41000元钱,等发现事有蹊跷,可能被骗时,钱早不翼而飞。

  1月3日,小茹到派出所报警称其被网络诈骗15500元。经过进一步了解得知,小茹被一个冒充淘宝客服的人诈骗。对方自称是某淘宝店的店主,随后报出了小茹网购的东西,又称厂家降价了,现在要给之前购买的顾客退差价,对方先是向小茹索要了银行卡卡号,在小茹将验证码告诉对方后,其银行卡里的15500元现金被转走。事后警方查明该网站为非法网站。

  ●警方提醒:

  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

  冒充客服诈骗是一种常见的诈骗形式,被冒充的包括银行客服、淘宝客服、海尔客服、京东客服、拼多多客服等。常见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诈骗分子冒充客服称受害人购买的物品有质量问题,要给受害人退款,需要受害人先转账一部分钱,再退款;第二种方式是诈骗分子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称其在某购物网站被升级为铂金、黄金会员,或被发展成代理商,需要按月缴纳会费,如解除需要缴纳一定费用;第三种方式是诈骗分子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称自己是当地公安机关,受害人的银行卡和某案件有关,将电话转接到“银行客服”,再由银行客服将电话转到北京或上海公安机关,让受害人转账汇款,不让受害人挂断电话或接打其他人电话,让受害人去没有其他人的环境,进行诈骗。广大市民如遇到冒充客服诈骗,可拨打官方客服询问,不要给对方转账汇款或扫码支付。

  记者 周桓星 通讯员 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