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报业是 走在中国地市报前列的标杆
|
◎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源
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这一重大决策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同时给长江三角洲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湖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沈振建认为,加强长三角媒体间的合作交流、融合协同发展,构建长三角暨淮海经济区报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以及打造长三角暨淮海经济区主流媒体集群,主要注重四个方面:一是融合。首先是思想上的融合,真正从思想上统一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上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我们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中央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定位和实践要求。其次是举措上的融合,我们要奋力抢抓重大机遇,在融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推动一体化中,全力做好媒体融合的文章,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扛起媒体责任、作出媒体贡献。二是传承。长三角是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媒体要梳理总结提炼好已有的经验成果,在传承中推动创新,在传承中实现发展,为下一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极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必然会有民生、交通、规划等棘手问题。面对已经遇到或者将来可能遇到的梗阻,想“一夜解决、一天进入新境界”,不现实、也不可能。这就需要我们拿出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克难点、推动发展,为达成最终目标不断前进。四是多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关键问题在协同。而要实现协同,必须要有多赢的理念。不打破“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维,就难以实现区域之间的共赢发展,经济领域如此,媒体界亦然。“长三角暨淮海经济区主流媒体集群”这一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也为长三角媒体的共赢发展提供了蓝本。
之前来过徐州两次的沈振建表示,徐州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城市,让人印象深刻。徐州报业底蕴深厚、发展态势良好,是走在中国地市报前列的标杆。1.档次高。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拥有三报、三刊、三网、两馆和若干经济实体,形成了由报纸、网络、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户外传播平台、电子阅报屏构成的“1+N”现代传播体系,精品创作能力强、产业发展基础好,在中国地市报中处于第一梯队。2.格局大。“十三五”期间,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提出了“1234”发展战略。即明确一个目标:建设现代文化传媒集团。把握两个重心:当好新闻舆论主力军,争做文化产业领头羊。发展三大产业:继续做强传媒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稳步推进多元产业。实施四项工程:媒体融合推进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员工能力再造工程、发展成果共享工程。这样的大手笔布局值得钦佩。3.前景好。现在的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正在一步步实现既定目标,未来,集团必将建成具有较强媒体传播力、区域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跨媒体、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现代文化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