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丁建国:做有温度的传递者

2018-12-0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管理员
2018-12-0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为乡亲义务服务。

◎本报全媒体记者 原小影 通讯员 马海帆 靳良芹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投递员,15年来他踏遍我市铜山区黄集镇的每个角落,他是乡亲们的义务服务员,他是邮政大爱传递者,倾尽全力扶助邮路上的困难群众,成立慈善基金和义工组织,整合多方力量以专业的公益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使“邮政公益”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品牌。

他就是丁建国,徐州市铜山区分公司黄集支局投递员。2018年“徐州好人”、铜山区首届“诚实守信模范”……15年来,丁建国获得了太多荣誉。但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许多人经过他和他的团队的帮助,在人间大爱温情的支撑下逐渐摆脱困境,收获生活的“小确幸”。

随手帮:善心生发的大爱

2003年,是时年25岁的丁建国进入邮政企业做投递工作的第2年。接手平楼村的投递工作刚刚一个多月,细心的丁建国注意到村子里一个与众不同的老人杜吉兰。80多岁的老人无儿无女,靠外地哥哥寄的钱、物维持生活。看到老人行动不便,丁建国在征得老人同意后,主动帮她领取汇款和包裹送上门。话语不多、敦厚老实的丁建国很快就获得老人的信任,生病需要买药,米面吃完了,给哥哥寄封信……老人就守在路口等着投递经过的丁建国。“杜奶奶过得太难了,我尽自己力量帮帮她。”这是他最初的想法,也是此后3年的做法,直到老人去逝。邻居张大爷自称是丁建国爱心善举的“见证者”,“她一辈子孤苦伶仃的,没过几天好日子,建国来后她的生活幸福多了”。

“农村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很多,建国投递时经常遇到。他是个天性善良的人,看到别人受苦他比别人还难受,不帮帮他们他心里不安。” 铜山区黄集支局支局长王介影说。

爱心贴:源于信任的精准帮

“3月12日,为敬老院3位老人理发,下周再去。”“4月5日,见到莫凡送书两本。天热了要准备春装。”……翻开丁建国的工作日志,除了工作记录外,其余都是这样的“爱心日志”。丁建国说,这一切都源于乡亲们对他的信任。“他们有事都愿意跟我说,我不能辜负这些信任,要做就做好。”

2009年7月黄集养老院建成。为丰富老人生活,养老院订了几份报刊。当时他们不会想到,正是这些报刊使丁建国与院里的老人结缘,并在接下来的7年多里,演绎出一段远近闻名的爱心敬老的故事。给老人读报,帮助打扫卫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看到老人们理发不方便,他带上开理发店的爱人王莉,到敬老院免费为老人理发。“丁建国在敬老院做了7年义工,他待老人如亲人,谁有困难他都记在心里。”黄集敬老院院长侯勤正说。

在金楼村的村民眼里,丁建国是个“大好人”。村里王莫优、王莫凡姐弟俩是留守儿童,丁建国有时去家里看看姐弟俩,送去食品衣服和生活用品;有时去学校问问学习情况,听老师说缺乏管教的莫凡越来越调皮,丁建国很着急,他准备了书报送给莫凡看,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像父亲一样教导他。王家低矮的简易房里因丁建国的到来有了幸福的笑声。

慈善基金和义工站:

专业的邮政公益之路

近年来,随着受助人群数量的增加,丁建国逐渐感到个人力量的不足,和帮扶能力的限制。他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实行专业公益活动模式,联合社会多方力量,聚集专业人员,将邮政公益做到更专业,使受益人群更广泛。

今年5月,他将“诚实守信模范”奖金全部捐出,成立“丁建国爱心邮路慈善基金”;6月初,铜山邮政分公司和黄集镇政府共同组建的“丁建国模范工作室”和丁建国义工站相继成立,工作地点设在黄集镇政府服务大厅内,为困难群众提供义务服务。现在,义工站已有来自各个单位、行业的义工70多名,他们各具特长,能够提供多方面的专业服务。“丁建国的爱心善举起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现在助人行善在黄集已经蔚然成风,社会风气越来越好。”黄集镇政府宣传委员孙建乐说。

“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普通的事做的不普通,把平凡的事做的不平凡,丁建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