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把好故事讲活 与新时代共振

2017-12-1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7-12-1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瑾)近日的徐州全民阅读表彰颁奖大会,《木兰花慢·彭城怀古》《登云龙山》《大风歌》,一个个满怀深情的经典诵读将观众带入古诗词的优美情境;

本月初以煤矿塌陷区变身潘安湖湿地公园为原型的原创柳琴剧《矿湖情缘》首演验收,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富有生活气息的剧情中;

上月,云龙书院周末百姓讲堂《泛论“初心文化”》讲座为听众详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方面,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我市文化艺术工作者以十九大精神为感召,紧密结合徐州战略定位,聚焦淮海经济区文化中心和文化强市建设,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提供文化力量,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不忘初心,《小萝卜头》情动家乡

11月10日,舞剧《小萝卜头》再次在小萝卜头的家乡邳州上演,剧中的共产党人坚定信仰、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为冬日的观众带去震撼心灵的感动和温暖。这部由市歌舞剧院一群优秀青年演员倾情演绎的我市首部原创舞剧,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该剧今年以整部舞剧或歌舞朗诵片断的形式亮相在我市多个舞台,打动了无数徐州观众。

“我们将弯下身子向下扎根,深入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创作出有温度、有道德、有筋骨的作品,鼓舞大家的干劲,来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市歌舞剧院院长李雪梅说。

自10月份荣获江苏省舞台艺术最高政府奖省文华大奖以来,市歌舞剧院开启了《小萝卜头》全市巡演工作,计划在市区、丰县、沛县、睢宁县、新沂市等地演出12场。与此同时,市歌舞剧院的另一巡演“美好生活·德法相伴”司法演出同时进行,目前已在睢宁、新沂、邳州成功演出,为建设“法治徐州”、服务“两聚一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扎根乡土,地方戏唱响时代潮

“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文艺创作、文化传承的实践中落实十九大精神。比如传承和发展柳琴戏、梆子戏、徐州琴书等地方戏曲,培树彭城画派,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繁荣文艺创作、增加文化自信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市文广新局艺术处处长雷增虎说。

在上月刚刚表彰的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4-2017)中,江苏省柳琴剧院排演的《血色秋风》榜上有名。以柳琴戏的形式表现微山湖湖西抗日支队真实事迹,对徐州的老戏迷来说,既耳目一新又备感亲切。用传统戏剧形式彰显时代精神,柳琴轻喜剧《矿湖情缘》的首演验收同样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好评。由我市老艺术家孙柏桦统筹音乐唱腔的这部剧举重若轻地运用了轻喜剧的表现方式,首演之后将会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在接下来的两年进行全国巡演。

地方戏唱响时代潮,体现了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市文化艺术研究所陈淑华说:“对于我们文化艺术创作者来说,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目前,我们以徐州地域文化、好人文化、历史文化等为创作主题,来歌颂新一代的徐州精神,这不仅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使命,是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传承创新,多形式开启新篇章

坚定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身新时代文化建设,徐州博物馆继完成2017年5个境外展和两个境内展之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启动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工程,组织实施博物馆公共区域提升改造工程,筹备策划《方寸之间——徐州出土封泥、玺印展》等精品临展,2018年还将组织一系列精品文物国内外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为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市文联于2015年底发起成立了“亚欧丝路名城艺术联会”,明年将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推广汉文化在丝路沿线传播与交流,展示汉画像石拓片等中国艺术文化,推介电视剧《解忧公主》,扩大徐州两汉文化影响力,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启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读书征文活动;丰县文广新体局联合丰县新华书店向全县360个行政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配送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3240册;泉山区文化旅游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艺术化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社区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排演了《十九大奏响新乐章》等一批与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的快板诗歌朗诵等节目,使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