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文化吸引人 用绿色景观留住人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悠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艳)11月17日,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经过严格评审、遴选公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继淮塔荣获“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等荣誉称号之后,再次荣获的响当当的“名头”。
“全国文明单位”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最高荣誉称号,集中体现了一个单位的领导水平、工作水平、管理水平、职工素质和整体形象。近年来,淮塔管理局把管理与创新相结合,在提档升级园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发扬优良传统,走出了一条以文明创建促进各项工作发展的新路子。
建立体系 精准工作机制
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离不开淮塔管理局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员工的密切配合。淮塔管理局局长蒋越锋告诉记者,自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淮塔管理局确定了开展文明创建的总体思路:即实行思想保障、人员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四项保障”,开展检查、整改、问责“三大行动”,抓好创建制度落实、创建任务落实“两个落实”。
在整体思路的引导下,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以上率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文明创建体系,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配齐工作队伍,指标分解到点、责任压实到人,做到事事有人、人人有责,对标找差、补短补缺,强力推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每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淮塔管理局制定了一整套的科学工作规范。制定了《淮塔管理局文明创建工作机制》《淮塔管理局文明创建任务交办制度》《淮塔管理局文明创建检查制度》等八项制度,确保每项工作都按制度执行,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人人都是创建工作的主体,人人都应该投身到创建工作中去”,蒋越锋说,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淮塔管理局倡议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并对时间、工作、着装等进行了严格要求,同时把文明创建任务分解到各个处室及每位干部职工,并纳入各处室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在全局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人人参与、积极向上的创建氛围。
高度重视 营造浓厚氛围
“您好,徐州是全国文明城市,请您把垃圾带走,为保持创建成果尽一份力!”初冬时节,走进淮塔景区,戴着红袖章的“文明引导员”成为了景区内的一条亮丽风景线,他们在对游客进行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文明宣传工作,并时时刻刻劝导着游客的各种不文明行为。
与此同时,文明旅游、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等公益广告在淮塔景区随处可见,广播、LED电子屏持续滚动播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让每一位来到淮塔的游客都能感受文明创建的浓厚氛围。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还设置了道德模范事迹专题展览,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积极运用网络特别是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平台,努力使创建活动在广大市民和青少年中互动起来,在增加覆盖面上取得更大成效。
不仅如此,淮塔管理局还每月举办一次“淮塔学堂”,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为广大市民多提供了一个红色教育平台,并开办了红色频道——淮海e站,宣传核心价值观、淮海战役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扩大了宣传途径。
“淮塔不仅仅是供游客瞻仰烈士的地方,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怎么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使游客在淮塔吸收更多的正能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蒋越锋说。
对此,淮塔管理局严格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淮塔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并采取公益广告牌、LED屏、广播、网络、淮塔学堂、多种媒体的“六位一体”宣传途径,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行,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软硬兼施 提升服务质量
淮塔作为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一直秉承“提供优质服务、传承红色精神”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加强推进软硬件建设,切实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好、管理好、功能发挥好。
淮塔园林被誉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人文景观丰富、历史内涵厚重、生态环境优美,特别是传统园林文化表现得尤为突出,今年以来,淮塔景区又投入266万元,新增乔灌木 49650余棵,对景区绿化进行了全面提升,目前景区绿化覆盖率达95%。
同时,淮塔管理局还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先后完成了廉政教育展厅、双拥馆的建设,新建毛主席雕像的四角亭和小广场,新建游步道和休闲场地,改造提升游客服务中心,新增4个游客服务点,新建树阵式停车场4个,改造纪念馆厕所及园林厕所8座,新建3A级厕所1座,制作景物树木说明和引导标识牌635个。
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服务提升。淮塔管理局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坚持需求导向,在丰富服务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优化,积极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完善的投诉体系,设置两处投诉受理办公室,及时处理游客提出的意见和遇到的困难。
同时,不断增强文化感召力和文化传播力,广泛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到文化志愿服务里。目前,淮塔管理局志愿者团队共230人,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服务活动,把红色故事、革命精神送进农村、校园、机关,为创建工作增添一抹暖色。
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庄重肃穆的纪念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使游客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同时,感受到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实现了打造美丽淮塔的大提升。
传承历史 弘扬红色文化
在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淮塔管理局还把弘扬红色文化作为文明创建的重点工作,充分研究淮海战役历史,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用更加鲜活的形式,把红色革命故事继续传扬下去。
2014年9月,淮塔管理局成立了“淮塔学堂”。3年来,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委党校等专家学者前来对淮海战役的历史进行解读,受教育党员万余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目前,根据学堂实录和相关资料整理编写的《“淮塔学堂”演讲文萃》即将出版发行。
与此同时,淮塔管理局还组织编研文保处人员先后辗转20个省市,行程4万余公里,走访了525位淮海战役亲历者,进行抢救性采访,并对抢救性采访进行了梳理,从中选取了部分采访内容,编辑了《我是共产党员》《力量的源泉》《永远的丰碑》——徐州市党性教育系列读本,成为了我市第一部淮海战役内容的党性教材。
与党性读本相互辉映的是,2016年淮塔管理局通过挖掘提炼淮海战役精神,自编自导自演,推出了“一往无前、决战决胜”——徐州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景党课,在全市共演出了32场,直接受众4000多人,为党员干部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打造了淮塔社会教育的新品牌。
为了增强党性现场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2015年7月,淮塔管理局建设了支前广场、支前小道,扩建了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改造了新四军广场等现场教学点,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授课、重走支前路等形式,使淮塔的红色阵地教育迈向了多元化。
“‘全国文明单位’的称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创建过程中完成了景区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的提档升级,深层次地弘扬了红色文化,传承了红色基因”,蒋越锋表示,今后淮塔管理局将继续以“三创两提高”为目标,完善管理、制度、服务的长效机制,巩固创建成果,坚持不懈把文明创建工作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