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智造魅力
|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正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月4日至8日,第三季“徐工实习生”奇幻之旅在徐州举行。来自美国、波兰、俄罗斯、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的5位“徐工实习生”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零距离接触感受“大国重器”、高端产品的非凡魅力。重卡是怎么造的?路是怎么铺的?挖机是怎么写字的?千吨级起重机是怎么“智造”的?液压阀是怎么实现全球协同研发的?这些定制化的“探秘徐工”行程单,给了“徐工实习生”前所未有的体验。
第三季的5名“徐工实习生”,是从来自58个国家的两万多名活动报名者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之中有工程师、有企业家,有会计,也有在校大学生,都是工程机械爱好者。12月4日,为了让5位“徐工实习生”感受液压阀产业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外的人工制造过程,“阀”现之旅从手工去毛刺体验揭开序幕。5位实习生使用不同的工具去除挖机阀各个孔中的毛刺,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并不简单。首次接触去毛刺工具,大家表示格外的新奇,但了解这个过程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堵塞阻尼,污染液压系统甚至造成整车瘫痪的情况后,便快速投入,认真去除,最后使用内窥镜检查,确保阀产品的清洁度。
12月6日,在徐工挖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里,长达120米的自动化动臂柔性焊接线上,一台台机器人正挥舞着灵活的机械臂,指尖轻点下,一簇簇炫蓝火花璀璨绽放,动臂焊接轻松完成……“徐工挖机的焊接生产线很先进、很智能!”来自波兰的实习生Przemyslaw对徐工智能化制造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每到一处都细心观察,驻足询问。美国实习生Aron只有22岁,但他已经是拥有一个粉丝过20万的社交媒体账号的“网红”,他在参观徐工研究院过程中忍不住通过推特进行直播:“我们现在身处振动噪声实验室,我真的感到非常震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高端的实验室。”
在起重机底盘生产线,实习生们现场参观了在全球起重机领域内具有线性化、自动化、信息化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工厂。作为中国工程起重机行业“数字化程度高、自动化管理强、集约化制造先进”的典范,该生产线让5位“徐工实习生”真正体会到高端产品背后的“智造”支撑。来自俄罗斯的实习生Bogdanova Lidia Vadimovna在了解到徐工起重机的日生产能力时,表达了自己的震惊。为了让实习生亲身感受徐工挖掘机的卓越性能,徐工挖机特地为他们设置了挖掘机灌篮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考验机手的操作水平和心理素质,更考验挖掘机本身的可靠性和微动性。5位“徐工实习生”也登上驾驶室亲身体验了一把挖机大灌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