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学思践悟十九大】开创新里程 我们也可以

2017-11-10  来源:  编辑:
2017-11-10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号召我们向新征程进发的豪迈宣言,是激励我们向中国梦迈进的行动指南。

在矿渣上运土造田,把公路修到大山之间……正在热映的电影《十八洞村》,取材于一个湘西山村的脱贫事迹。过去5年,中国有6000多万人,如十八洞村村民一样走出贫困。历史性的变革,刷新了中国的面貌,也将中国的发展带到了下一个起点。

中国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关键就在于有新思想指引。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正是因为有了“理论的支撑”,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过去5年最具深远意义的成就,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最大亮点。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与时代同步的新判断,也与普通人的诉求吻合。1983年,“桑塔纳”轿车刚要进入中国,今天不少城市已开始研究燃油车退出,目光聚焦环境质量;1987年,北京市民排队两小时只为尝鲜洋快餐,今天更多人追求吃得“低脂低糖”,健康安全成为首选;1997年,62万中国人刚刚“触网”,今日已有超过10亿人用手机上网,网络安全比网速更重要……曾经的主要矛盾推动了一部改革史,助推人们走进新时代。而当它成为历史,也意味着中国需要以新的姿态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5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安排,不仅有具体的时间界定和目标描绘,还有清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着眼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等方面,详细地勾画出“到那时”我们的美好生活图景。

我们既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又要科学谋划、沉着应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航下,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走实每一步,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杨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