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把民生实事 办实办好
◎本报记者 秦建莉 魏宁 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邳州市陈楼镇院许村党总支书记柳雅训反复研读《政府工作报告》。这位在农村工作了30多年的老支书,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实事部分颇为关注。谈到今年的报告亮点,柳雅训脱口而出的答案是“民生十项实事”。 最低养老金标准提高到125元,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到7月份都施行……一系列的民生红利,让柳雅训激动不已。“原先养老金是100元,现在提高到每月125元,增加了25元,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低保原来最低标准320元,今年涨到400元,涨了80元。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特别是困难家庭能够切实感受得到。”柳雅训说。 为实现富民目标,柳雅训通过农业招商,创办了华丰农场,将全村2000亩土地全部种植日本油栗,搞集约化生产,把村民从繁重低效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随后鼓励有资金、有能力的村民创办企业,并带头创办福柳牧业有限公司,饲养肉牛300多头,年产值达1000万元。目前全村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有5家,大小板材厂30余家,饲养肉牛、鸡、鸭、兔、猪及蓝狐、肉鸽等特种养殖的有200多户,全村形成了人人有事干、家家有收入、户户奔小康的喜人局面。去年,院许村人均收入达到18000多元,形成千人种、千人养、家家户户奔小康的喜人局面。 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如何让大家生活得更加舒心?柳雅训带领院许村“两委”多方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硬化全村道路16条20多公里,实现了家家顺、户户通。推进改水改厕工程,改造公厕500多座,建设沼气池300多座,扩建集贸市场一个,新建了村级服务中心。全村植树1万余株、8000平方米绿化带,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并建立村容村貌长效管理机制,成为江苏省首批三星级康居村,2014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柳雅训手中拿着一份《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在报告的第22、23页,用一条条下划线标注出几个“重点”。柳雅训告诉记者,那些实事也正是他们村今年计划要做的事情。疏浚整治农村河道土方2.5亿立方米,新建农村小型桥梁6000座……“这些事都切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资金也不多,一年能干两三件老百姓看得见的事,老百姓就会拥护我们。所以久久为功,我们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摄影 本报记者 徐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