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与函数结合成中考数学题
2015-06-19 来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编辑:
2015-06-19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讯 (记者 李小委) 6月18日是中考第二天, 进行了数学、思想品德、历史三科考试。相对于首日较为轻松的语文和化学两科,考生直呼数学“有难度”,思想品德、历史“太容易”。今天是中考的最后一天,将进行英语科目的考试。
●数学
试题有区分度 想考高分不容易
据树人中学一考生回忆,今年数学试题比较常规,题型也是在复习中见过的,计算量适中。但最后几道大题有难度,特别是最后一题,函数和几何相结合题型,第一问是求角的度数,第二问是关于抛物线解析式,最后是求面积的。这三个问题当中,除第一问比较容易点,其他都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最后一问。
采访中,很多考生都有相同感受,称今年数学题目区分度很高,选择题平和,但最后两道大题“压轴”,很多人只能答一半。另外,考生也反映今年数学考得很新颖,和生活密切衔接,比如考到水价和函数相结合的问题。
对此,撷秀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魏兵役表示, 与往年相比,今年数学试卷在试卷结构、知识内容、题型、题量等方面总体保持稳定,重视对基础的考查,兼顾区分,体现了对数学知识价值反映和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要求。试题涵盖《课程标准》要求的各个领域,分值比重同教材课时数一致。试题的难度表现出一定的坡度,既考虑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毕业水平,又兼顾升学考试分流的不同要求。
在试卷特点上,第一体现初中数学基础性和普及性,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关注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试卷紧扣《课程标准》,强调了对学生阅读、信息处理、逻辑推理、规范表达等能力的考查。
第二,命题中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原则,试题背景素材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公平性。如第27题,考的是水价与函数结合的问题,是徐州中考的一大亮点,学生应该对此类图像信息题做了深入的复习。
第三,试题有一定的传承性,在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引导的同时,强化我市试题特色,着力体现稳中求变。
第四,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想考高分不容易。从学生考完试的反馈看,前24题做的很顺手,到第25题之后就遇到了一定的难度。第25题的第三问△ABC在滑动的过程中求OC的最大值,采用四点共圆或者取AB的中点求解,学生不易想到。此问如果学生用代数法求解,则会陷入计算的困境中。第26题第三问,学生即使能够想到利用相似解决问题,但求相似比与列出方程难度较大。第28题在二次函数的背景下考察了图形面积问题,具有较大难度。
●历史
试题比较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终于有点安稳了,下午的两科都不是太难。”与上午的一脸愁容相比,下午步出考场的考生普遍神情轻松。在三十五中考点前,撷秀中学一位考生回忆称,今年历史热点题只有一题,很多题型都是以前复习过的类似题型。不过,思想品德几乎都是时下特点题型,比如如何破解“路怒症”、“车主停车扶老人过马路”等弘扬正能量题型都有考到。
“今年中考试题覆盖面比较广,中外历史比例比较均衡。”撷秀中学历史老师戴李表示,从选择题来说,分别考查了公元纪年法、科举考试、《南京条约》对社会性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实业状元张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一国两制的影响、南方谈话、古埃及文明、权利法案、经济大危机、二战、经济全球化等。其次,试题比较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答案点非常清晰,没有设置过多的“陷阱”。第三,题型和上一年完全一致,学生比较适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第四,试卷对于时政热点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材料题,从“一带一路”展开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戴老师表示,学生易错点主要有选择题第一题公元纪年法,史实与推论第四题日本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历史时空题中哥伦布和麦哲伦的“伦”字的写法。材料题第二问洋务派在军事上还有哪些努力,学生判断不准。
●思想品德
关注时下热点 “路怒症”
撷秀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老师王亮表示,今年思想品德试卷的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一是大题的分值降低,去年的第一道大题是6分,而今年多以2分、3分的题为主;二是考试背景材料均是时下热点,几乎都在考生的复习范围之内。
时政考查依法治国和立法法都是法律知识,属于重大时政,不偏不难。大题的考查第一题仍是法律,“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以及我们对待宪法的正确做法。这一题还加入了创新的“分析数据,绘制图标”的题型,近三年没有考过。这一道大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宪法知识、材料分析的能力以及亲自制作图表的动手能力。
第二道大题的背景材料是有关“家训”,这个内容类似于2014年的“家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家训的理解以及联系教材考点的能力,知识方面主要考查“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和“民族文化认同”的知识。
最后一道大题是针对“有车一族”设计的问题。一是根据居民私家车保有量等数据的变化得出结论,这个考查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知识;二是车主停车扶老人过马路,网友点赞,这个社会事件主要是弘扬社会正能量,考查助人为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责任的有关知识;三是时下讨论比较多的“路怒症”如何破解的问题,涉及到“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多方面的知识。
王老师表示,综合多方面反馈来的信息,今年的政治试卷仍然看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涉及法律知识、国情方面的文化、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方面,知识覆盖面比较广泛,知识分布比较均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要求仍没有变,机械记忆书本内容和脱离学生生活的大段背诵已经不适应现今的徐州中考要求了。
●数学
试题有区分度 想考高分不容易
据树人中学一考生回忆,今年数学试题比较常规,题型也是在复习中见过的,计算量适中。但最后几道大题有难度,特别是最后一题,函数和几何相结合题型,第一问是求角的度数,第二问是关于抛物线解析式,最后是求面积的。这三个问题当中,除第一问比较容易点,其他都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最后一问。
采访中,很多考生都有相同感受,称今年数学题目区分度很高,选择题平和,但最后两道大题“压轴”,很多人只能答一半。另外,考生也反映今年数学考得很新颖,和生活密切衔接,比如考到水价和函数相结合的问题。
对此,撷秀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魏兵役表示, 与往年相比,今年数学试卷在试卷结构、知识内容、题型、题量等方面总体保持稳定,重视对基础的考查,兼顾区分,体现了对数学知识价值反映和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要求。试题涵盖《课程标准》要求的各个领域,分值比重同教材课时数一致。试题的难度表现出一定的坡度,既考虑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毕业水平,又兼顾升学考试分流的不同要求。
在试卷特点上,第一体现初中数学基础性和普及性,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关注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试卷紧扣《课程标准》,强调了对学生阅读、信息处理、逻辑推理、规范表达等能力的考查。
第二,命题中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原则,试题背景素材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公平性。如第27题,考的是水价与函数结合的问题,是徐州中考的一大亮点,学生应该对此类图像信息题做了深入的复习。
第三,试题有一定的传承性,在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引导的同时,强化我市试题特色,着力体现稳中求变。
第四,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想考高分不容易。从学生考完试的反馈看,前24题做的很顺手,到第25题之后就遇到了一定的难度。第25题的第三问△ABC在滑动的过程中求OC的最大值,采用四点共圆或者取AB的中点求解,学生不易想到。此问如果学生用代数法求解,则会陷入计算的困境中。第26题第三问,学生即使能够想到利用相似解决问题,但求相似比与列出方程难度较大。第28题在二次函数的背景下考察了图形面积问题,具有较大难度。
●历史
试题比较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终于有点安稳了,下午的两科都不是太难。”与上午的一脸愁容相比,下午步出考场的考生普遍神情轻松。在三十五中考点前,撷秀中学一位考生回忆称,今年历史热点题只有一题,很多题型都是以前复习过的类似题型。不过,思想品德几乎都是时下特点题型,比如如何破解“路怒症”、“车主停车扶老人过马路”等弘扬正能量题型都有考到。
“今年中考试题覆盖面比较广,中外历史比例比较均衡。”撷秀中学历史老师戴李表示,从选择题来说,分别考查了公元纪年法、科举考试、《南京条约》对社会性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实业状元张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一国两制的影响、南方谈话、古埃及文明、权利法案、经济大危机、二战、经济全球化等。其次,试题比较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答案点非常清晰,没有设置过多的“陷阱”。第三,题型和上一年完全一致,学生比较适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第四,试卷对于时政热点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材料题,从“一带一路”展开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戴老师表示,学生易错点主要有选择题第一题公元纪年法,史实与推论第四题日本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历史时空题中哥伦布和麦哲伦的“伦”字的写法。材料题第二问洋务派在军事上还有哪些努力,学生判断不准。
●思想品德
关注时下热点 “路怒症”
撷秀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老师王亮表示,今年思想品德试卷的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一是大题的分值降低,去年的第一道大题是6分,而今年多以2分、3分的题为主;二是考试背景材料均是时下热点,几乎都在考生的复习范围之内。
时政考查依法治国和立法法都是法律知识,属于重大时政,不偏不难。大题的考查第一题仍是法律,“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以及我们对待宪法的正确做法。这一题还加入了创新的“分析数据,绘制图标”的题型,近三年没有考过。这一道大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宪法知识、材料分析的能力以及亲自制作图表的动手能力。
第二道大题的背景材料是有关“家训”,这个内容类似于2014年的“家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家训的理解以及联系教材考点的能力,知识方面主要考查“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和“民族文化认同”的知识。
最后一道大题是针对“有车一族”设计的问题。一是根据居民私家车保有量等数据的变化得出结论,这个考查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知识;二是车主停车扶老人过马路,网友点赞,这个社会事件主要是弘扬社会正能量,考查助人为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责任的有关知识;三是时下讨论比较多的“路怒症”如何破解的问题,涉及到“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多方面的知识。
王老师表示,综合多方面反馈来的信息,今年的政治试卷仍然看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涉及法律知识、国情方面的文化、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方面,知识覆盖面比较广泛,知识分布比较均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要求仍没有变,机械记忆书本内容和脱离学生生活的大段背诵已经不适应现今的徐州中考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