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市场怎么管 大家来协商
2015-06-10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5-06-10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记者 季芳)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菜市场,但如果是杂乱无序的马路市场的话,又会给道路交通和市容环境带来更多负担。
作为我市存在时间最长的马路市场之一,丰储街马路市场何去何从,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热点。在巩固创卫成果的大背景下,丰储街马路市场应该怎么管?作为云龙区基层协商民主试点的具体实践之一,6月4日,彭城街道召开了丰储街场规范管理协商议事会,经营业户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市场管理方,食药监、社区民警、城市管理等7家代表,围坐一起,共同协商规范管理丰储街农贸市场的方案。
20多年的老市场
解决400人的就业保障数万人的菜篮子
“下楼就能买菜,终归是方便,不能取缔,规范管理符合我们多数百姓的愿望和需求。”民主小区居民丁淑梅的话不无根据。
丰储街马路市场东至民主南路,西到解放路兴隆街,全长400米,南北均宽11米,两边一楼是营业房,楼上是居民住宅,是自发形成的市场。形成之初,云龙区城管部门和原新生办事处曾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取缔,但屡禁不止。
由于老城区早期规划布点的农贸市场比较少,在形成之初,丰储街市场实际承担着周边约7万居民的生活需要。为满足百姓的“菜篮子”,促进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为此,后期,云龙区对丰储街市场提出了“治理、规范、管理”的要求。
目前,丰储街市场内有经常经营业户170余户,其中熟食45户,肉类12户,青菜17户,水产10户,豆制品6户,其它副食81户,解决近400人的就业问题。
食品安全是首要保障
市场秩序 环境卫生等同步提升
“食品安全卫生无小事,尤其是夏季,食品腐烂变质的速度非常快,保障市场的食品安全是首要大事。”云龙区食药监局负责人马明关心的焦点在食品安全上。他建议按农贸市场“创卫”标准来规范丰储街市场,对肉制品、熟食类、豆制品类进行冷柜销售,既能防尘防蝇,保障安全卫生,又能避免腐烂变质给业户带来损失。
“夏天这么热,不让打伞,水果蔬菜一会儿就蔫了,人也受不了。”、“每个摊位都打伞,杂乱无章的,不好管理,道路也会变窄,消防车进出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打伞不行,我们可以把摊位的遮阳棚统一加宽,这样,遮阳和美观两不误。”……
经过协商,最终,各方一至认为可通过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市场秩序、车体改造四方面的整治提升,有效解决市场内、外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保障居民的“菜篮子”。
6月8日,彭城街道丰储街市场整改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方意见,形成了最终的提升方案: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全体经营业户统一着装—白大褂、帽子和口罩;熟食、豆制品、生鲜类经营业户统一更换保鲜柜,从而解决三防设施的投入;取消活禽经营。
加强卫生保洁提升。增加保洁人员,加大保洁频次,做到垃圾随产随清,可视范围内无暴露垃圾。
加强秩序管理提升。道路中间严禁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禁止停放各种车辆,两侧摊点严禁摆放到路牙石以下。
车体提升。北侧的车体上沿加长1米,南侧的车体上沿加长0.8米,改造后整个市场均取消一切打伞经营。二是对所有车体的两边全部改造,形成一个色调。
彭城街道办事处主任任毅表示,现在起,他们将开始对丰储街市场及周边的经营业户逐一进行宣传,张贴整改提升通告,要求各业户按照要求规范经营,全面清理整治占道摊点、店外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加大对丰储街市场市容秩序及食品卫生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出、并监督落实整改,巩固整改提升成果,防止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