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旅游低价团回潮 小心吃暗亏

2015-05-06  来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编辑:
2015-05-06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五一期间,一段“云南女导游嫌购物少大骂游客”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一时间,大家纷纷指责导游缺乏职业道德。但近两日,另一种声音开始在网上传播开来,很多网友在知道上传视频的游客参加的是“1元团”后,认为闹剧的始作俑者其实是“低价团”,甚至有人指责游客的某些行为也颇让人诟病。徐州旅游从业者也向记者道出了低价团的“潜规则”。
  如何避免在旅行时遇到这种糟心事呢?市旅游局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提醒游客: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低价团、特价团,羊毛出在羊身上,旅行社会通过后续购物补回“利润”。因此,市民在选择报团时,一定要考虑综合成本,选择一个价格相当的团,避免因与导游的纠纷而影响旅途心情。
  A、新《旅游法》曾明令禁止“零负团费”
  事件经过几天的发酵,“不合理低价”这一引发此次事件的核心问题引起公众的重视。当事导游陈春艳也表示,“合同上签的就是低价的旅游购物团,按合同是要进几个购物店的。”
  “零负团费”在华人旅游圈早见端倪。“低价团”的兴起,也让强制购物成为常态。
  事实上,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旅游法》明令禁止“零负团费”,但“低价团”仍然大行其道。这一方面跟旅游业惨烈的竞争有关,一方面也跟游客的消费习惯有关。曾多年从事导游工作的朱女士指出,尽管“不合理低价”甚至“零团费”、“负团费”在旅游业内已不是什么秘密,但还有很多人出游时只看价格。“图便宜的消费心理让部分消费者习惯选择便宜的线路。旅游行业的利润空间本来就没有那么大,低价、特价的团通过购物提成实现利润是必然的事。那些不牵涉购物的精品团,游客又会嫌价格贵,旅行社在打价格战的同时,也就把购物的压力转嫁到了导游的身上。”
  B、补充条款出台后低价团又回潮
  李伟(化名)在徐州经营一家旅行社多年,他的旅行社在组织我市游客出行中扮演着中间角色,相当于一级批发商。而在业内,这种旅行社被称为同业社。同业社委托本市组团社(相当于零售商)收客,然后,将各旅行社收来的客人集中交给旅游目的地的地接旅行社。
  云南线路也是李伟经常做的产品。“云南风景独特,气候宜人,是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一年四季都很受徐州市民的欢迎。”李伟说,市场上云南线路的产品众多,其中不乏数百元的低价团。2013年《旅游法》出台后,1000块钱的云南游一度涨到了3000多元。“2013年10月1日起,我国首部《旅游法》开始实施,其中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之后不止云南线路价格涨了,其他各地的线路价格都涨了。”
  “旅游成本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仅我市到云南的往返机票价格就需要上千元,如要保证出游品质,总成本至少需要2500元。”李伟说,2013年10月1日起,国家《旅游法》正式实施,购物、自费、导游收小费等行为被明文禁止。各类旅游产品报价涨到了成本价以上。“低价团”消失后,游客又开始嫌旅游费用贵。2013年12月,国家又出了《旅游法》补充条款,规定旅行社在游客知情的情况下,可以有购物行为,但是必须签订补充条款,购物次数、地点都必须出现在合同里。此后,各类旅游产品的报价又开始下调。
  “举例说,昆明、大理、丽江这一线路的报价,从200元到4000多元都有,低于2500元成本价的产品有上百种。游客的报名费高于成本价,相当于参加了旅游观光团;报名费低于成本,则相当于参加了购物团。”李伟说。
  C、接了低价团相当于一场赌博
  为什么旅行团报价会一降再降?李伟说,旅行社其实也很无奈:“因为价格绝对是游客选择的重点,你要1200,他要1000,虽然你的是四星,他的是三星,游客肯定跟他走。你要是跟着降价,整个行业标准就降低了啊。比如,张家界正常报价是2000元,上下浮动不到20%。可今年徐州市场上张家界线路有人打出的价格是499元,你说这怎么跟?徐州到长沙的卧铺是232元,往返要乘以2;武陵源门票248元;凤凰古城98元。这还不包括食宿。别说499元,999元都做不了,可是人家就是敢往外推。”
  李伟说,在旅游产品生产环节,地接旅行社都围绕价格来设计旅游线路。低价团会包括大量购物店、自费项目等,而且旅游产品的价格越低,对游客的购物要求越高,购物点数量和购物时间都会相应增加。导游则摇身变成了导购,软磨硬泡,劝说游客购物。
  “在我们业内,有个术语叫做‘赌团’。通俗地说,就是旅行社接‘零团费’、‘负团费’团队时,赌的就是购物、自费项目返佣金。参团游客购买能力越强,当地接待的旅行社拿到回扣越多。”李伟说,在云南等地,地接导游接到一个旅游团时,要按照每位游客200元的标准向组团旅行社支付“人头费”,甚至要承担旅游大巴的费用。以50名游客的旅游团为例,导游还没有赚到钱时,就需要先拿出1万多元,背上了沉重的还债包袱。导游接到一个旅游团后,如果游客的整体消费能够填补前期费用,而且有结余,导游的态度相对来说会好些。如果游客花费少,导游就会给游客脸色看,冷嘲热讽,施加压力。他们的所作所为,与“骂人导游”虽然性质有别,但从量变到质变,也就一步之遥。 
  “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话在旅游行业最适用了。”李伟说,因为深谙旅游市场的猫腻,他都是介绍身边的朋友参加高于成本价的旅游团,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旅游体验,不至于被购物影响了心情。
  D、导游生存状况引人关注
  本次纠纷中,导游的生存状况同样引人关注。云南骂人女导游陈春艳坦承,像这样的低价团,只有游客多多购物消费,自己才拿得到带团的酬劳。“如果团费是交够的,导游应得的报酬旅行社也给了,(那么)该怎么玩就怎么玩,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呢?”陈春艳说。
  “当前,旅行社与导游之间劳资关系不规范,大多数导游不仅享受不到固定工资,在带团前甚至还要交‘份子钱’,还没带团出发,就要自掏腰包垫钱。”徐州导游朱女士告诉记者,这种运作模式只能让不少导游成为“导购”,“用心”引导游客购物或其他消费,竭力追求“返点”。
  “导游是旅游业的主体,但从业性质却没有纳入正规的劳动体系。”朱女士说,她有一位同事,在工作过程中受了伤,直到现在仍在为了工伤赔偿的问题和旅行社纠缠不清。“专职导游还好一点,兼职导游的待遇很多时候确实让人心寒。”
  E、消费者报团时心里要算好一笔账
  如何避免在旅行时遇到这种糟心事呢?这项工作还需要报名时完成。市旅游局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提醒游客: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低价团、特价团,羊毛出在羊身上,旅行社会通过后续购物补回“利润”。因此,市民在选择报团时,一定要考虑综合成本,选择一个价格相当的团,避免因与导游的纠纷而影响旅途心情。
  “更关键的一点是,这种低价团一般都不会和游客签订旅行合同,导致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比如,旅行社不会给你购买意外险,万一出了事只能自己承担;发生纠纷之后因为没有合同,也无法向执法部门投诉等。”监察大队的相关负责人说,在市场秩序有待改观的现实之下,消费者要记住“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才能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对于低价团,我们一直都在打击,如果市民遇到此类事件可以前来旅游局投诉,但前提是要有合同,证明你报了团。”该负责人说,今后一段时间,他们还会加大对低价团的打击力度,希望还大家一个清静的市场。另外,市民在选择出行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特别是要防范低价背后的陷阱;其次,如果在出行过程中正当权益被侵犯,要及时向旅游部门反映,或拨打全国统一12301旅游服务热线投诉。文/记者 丁毅
  ■新闻背景
  国家旅游局:向“不合理低价”宣战 
  据新华社电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4日表示,向“不合理低价”宣战将提到今年旅游市场整治工作的首位,旅游、公安、工商等部门将联合行动,坚决依法打击这一旅游市场的“百病之源”。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说,“不合理低价”问题是我国旅游市场秩序“百病之源”。国家旅游局将联合有关部门,把向“不合理低价”宣战提到今年旅游工作的首位,组织开展“不合理低价”专项治理行动。各地旅游部门将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不合理低价”开展专项检查,对被举报的旅游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被举报的重大问题,国家旅游局将根据情况责成省级旅游部门约谈或直接约谈。旅游局将会同公安部、工商总局,把旅游电子商务纳入监管范围,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对“不合理低价”等行为查处力度。
  彭志凯强调,按照旅游法、治安处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有关规定,对违法违规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通过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旅游监管方式,形成监管合力和长效化常态化机制。
  ■网友声音
  连日来,国家旅游局展开治理“不合理低价”专项行动,干预旅游市场“低价竞争”,引发网友各种讨论。很多网友表示支持,他们认为“不合理低价”是欺诈顾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不合理低价”应从严治理
  @欢rai: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现在一些旅行社推出各种低价团和免费团,钱从哪里来,只能是增加购物环节,吃回扣。低价固然好,但是大家一定要警惕不正常低价,免得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
  “理论理论”:不合理的低价扰乱了整个旅游市场,应该从严治理。不合理低价不单是欺诈顾客,也影响了其他正常旅行社的生意,形成“劣币驱除良币”效应。最后每个旅行社都会以低价为噱头,实则拉顾客逛商场,整个市场就完全乱套了。
  ●市场决定价格 权力别越界
  @盛大林:怎样的价格算是“不合理”?连法律界都说不清。旅游是竞争性行业,应由企业自主定价。若涉价格违法或不正当竞争,也应由物价或工商部门执法。旅行中强制消费等现象确实该治,但权力不能越界。
  @雪凛:现在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一般消费团和纯玩团都是有明显区别的,在旅行计划里都会写清楚是否进店。既然一开始游客就知道,为什么不舍得多花点钱选择纯玩团呢?
  @erwabc: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高速拓展,滋生了各行各业的免费甚至负费模式,其中也不乏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我们用的QQ、杀毒软件、视频网站全部都是免费的。所谓的“不合理低价”不过是引流的一种方式。旅游业是较早具备互联网思维的行业,对于旅游业的增值服务便是旅游中的购物。
  ●市场需求多 政府需谨慎疏导
  @“专家学者”:价格十万元的小轿车,质量肯定不如百万元的豪车,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买?因为有需求。这样不是上当受骗,而是消费选择。不合理的低价团也是一样。消费者应当明白:一个不合理低价,包括了强制购物和人格辱骂的风险。
  @“若水难”:目前很多媒体也在走低价路线,价格远低于成本价,还有促销活动。比如电视,每个月交18元有线收视费就看所有的电视节目,也不是用成本能衡量的。旅游作为一种服务,为何不能采取同样的战略?面对强大的市场需求,政府又该怎么疏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