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20年攒了3000多个啤酒罐

2015-04-21  来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编辑:
2015-04-21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不少人喜欢喝啤酒,但可能很少有人迷上啤酒罐,津津乐道于罐体的包装设计印刷。44岁的王界军是个例外,他不善饮,啤酒也只能一次喝三四罐,但他家里放了一吨多的啤酒,不是为喝,而是为欣赏把玩一个个样式不同、包装精美的啤酒罐。这个爱好王界军已经坚持了20年,为了收集这3000多个各不相同的啤酒罐,他跑遍了全国各地。在国内啤酒罐收藏圈子里,他是当之无愧的 No.1。

  王界军啤酒罐收藏之“最”
  ●啤酒种类  有咖啡啤酒、牛奶啤酒、银杏啤酒、菊花啤酒……
  ●外观设计  有茶杯型、木桶型、水壶型等异形啤酒罐,且罐体上风光、人物、动物、花卉、书法、建筑、雕塑等图案绚丽多彩 
  ●单一品种最多 青岛啤酒达300多种,比青岛啤酒博物馆收藏的品种还要全
  ●生产国家 有30多个国家的啤酒好几百罐,荷兰的“喜力啤酒”、日本的“麒麟啤酒”、丹麦的“嘉士伯啤酒”、美国的“百威啤酒”都有
  收藏的是没开口装着啤酒的整罐
  4月19日下午,徐州又飘起了小雨。在鼓楼区环城街道办事处春泽园小区王界军的家里,记者进门后一扭头,被他满满一堵墙的啤酒罐惊呆了。从地面到房顶,从大门旁到卧室门,一个宽约4米、高近3米的不锈钢架子上挨挨挤挤全部是啤酒罐,各色啤酒罐在灯光下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
  王界军得意于这些宝贝,对每一个藏品他都如数家珍,最早的一个啤酒罐已经整整20年了。王界军收藏啤酒罐并不是空罐,而是没有开口装着啤酒的整罐。他认为,没有了拉环、没有了啤酒,对于一个啤酒罐来说是不完整的、空洞的。
  不过,每个都装满啤酒的易拉罐也成了王界军甜蜜的“负担”,正常的一罐啤酒重量是355g,有的是500g,在架子上摆放的层层叠叠的啤酒罐足有2000多个,重量超过了1吨。“我以前用的是铝合金架子,放这些啤酒罐,板都压弯了,玻璃也碎了,我又定制了这个不锈钢的架子。”除了在客厅架子上摆着的这些啤酒罐,在卧室的橱子里、柜子里,还收着一些在王界军看来更珍贵更有意义的啤酒罐,总数超过了3000个。
  王界军最早收藏啤酒罐始于1995年,那时候国内搞这类收藏的人还非常少。王界军说,在辽宁抚顺有一个叫高松的人收藏比较早,但后来他不玩了。目前在国内,王界军属于啤酒罐收藏第一人。“在我们QQ群里,我一出来,他们都说‘大佬来了’,我随便拿出之前收藏的一个罐子,他们都说很少见。”王界军的这种说法并没夸大,2011年他应邀带着啤酒罐到香港展出时,媒体称他为“国内啤酒罐收藏第一人”。
  啤酒罐记录着啤酒企业发展史 
  王界军的啤酒罐收藏史,被他分成了两段,一段是从1995年到2002年,另一段是从2002年至今。这样的分法他出于两种考虑,一个是从国内啤酒生产线和物流发展史来说,另一个则是从自己的收藏心境和感受上来说。
  据王界军考证,在1983年-2002年之间,国内只有8条啤酒生产线,所以国内啤酒罐装的品类很少,收藏有难度;从2002年之后,国内各啤酒企业先后上马了22条生产线,品种变多,设计样式也增加,在收藏时品种就变得更加丰富。
  此外,在2002年之前,交通不便,国内物流业发展缓慢,外地的啤酒到本地成本较高,所以各地消费均以当地及周边的啤酒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啤酒罐收藏的地域发展;在2002年之后,物流业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啤酒都能运输到徐州,在收藏上变得更加便利。
  在收藏前期,王界军追求多而广,只要遇到自己没有的啤酒罐,就一定要拿下。在2002年之后,经过数年的积累、研究,王界军在心境上慢慢有了变化,“之前收藏稀里糊涂,后来就慢慢有了主题,研究啤酒的种类、酒精度、原麦汁浓度等。”
  王界军说,从每个品牌的啤酒罐上,能看出各个时期罐体设计风格的变化,还能看到一个品牌的发展演变,记录着啤酒企业的兴衰史。他从架子上找出两个不同时期的三孔啤酒,“你看,2004年的三孔啤酒,当时燕京啤酒正在收购它,牌子还没写燕京啤酒集团。你再看这个,2007年的三孔啤酒,上面就有了燕京啤酒集团的牌子。”王界军介绍说。
  每一罐啤酒都有一个故事
  王界军的每一个啤酒罐都有一个故事,代表着他收藏的一个历史节点。他最早收藏的是一罐美国生产的亨利牌啤酒,王界军对那一天的情况记忆犹新,“1995年夏天,在彭城路老同昌隔壁的一个小商店里,我看到了这罐啤酒。”王界军从卧室里的柜子里,把这罐20年前的啤酒拿了出来,在手里翻来覆去地欣赏。他说,就是罐体上精美的花纹标识吸引了他,于是他花了3块5买回了家,就此开启了他的收藏史。
  王界军是徐州邮政局的一名职工,平时也有出差的机会。和别人不同,他每到一地都要逛当地的超市、商店,寻找自己没有的啤酒罐。王界军有一套非常得意的百威啤酒一百周年纪念版啤酒罐,一套七个,每个都只比大拇指粗一些,七个小啤酒罐包装各不相同,印制着百威啤酒百年发展史和制作工艺。“这是我去香港时买的,在尖沙咀一个店,我去了三次老板都不愿转让。最后快上飞机了,我又去了一趟,他才卖给我。”
  收藏是一种心情,有时候享受的是这种来之不易的幸福,有时候享受的是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在2000年之前,王界军有一次到安徽萧县白土镇游玩,在一家小商店里他停下来买水,出于习惯顺便扫了一眼货架,没想到真让他发现了自己没有的一种啤酒罐。“是重庆的山城啤酒,我当时高兴得都没来得及问他怎么进的,直接就买下来了。”
  随着啤酒罐生产工艺的提高,不少啤酒厂家生产一些成套的啤酒罐,要想凑齐一套,需要很长的时间。王界军指着架子上最顶端的俄罗斯7个白熊啤酒罐说,集齐这7个不同的罐子,花了他几年时间,“有两个是在香港买的,两个是在北京买的,还有的是在徐州的苏果超市买的。”
  收藏啤酒罐不光需要耐心,还需要体力和财力。“国产啤酒每罐几块钱,外国啤酒几十块钱一罐。上次去青岛参加啤酒节,我背回来三四十罐,回来的路费都没有了。”王界军说,现在他有30多个国家的啤酒好几百罐。荷兰的“喜力啤酒”、日本的“麒麟啤酒”、丹麦的“嘉士伯啤酒”、美国的“百威啤酒”他都有。但以后他会逐渐减少外国啤酒种类的收藏,专心国内啤酒罐,因为国外的啤酒品类非常多,精力不够。
  
  打算写本书介绍这些啤酒罐
  王界军不善饮,每次和朋友聚会只能喝三瓶啤酒,不过他的一些朋友不是。有些朋友来家里玩时,看到这么多种类的啤酒,有的就开玩笑说要尝尝,王界军这时就忙不迭地拉着朋友出门。“幸亏我不嗜酒,不然的话,看着一屋子啤酒逐渐过期也很难受啊!”他笑着说,把玩比喝起来更舒服。
  知道王界军的这个爱好,朋友们外出时经常会帮他寻觅特殊的啤酒罐。“有朋友带来了一罐啤酒,问我有吗,我都是说没有。”王界军说,即便自己有,他也会收藏起来,绝不会把朋友给的啤酒交换出去。
  这些3000多个啤酒罐并不都是中规中矩的圆柱形,还有茶杯型、木桶型、水壶型等异形啤酒罐,而且罐体上风光、人物、动物、花卉、书法、建筑、雕塑等图案绚丽多彩。这些包装精美、设计巧妙的啤酒罐,如同一张张尽情展现啤酒品牌的“脸谱”,王界军最放松的时候就是欣赏这些啤酒罐。
  他拿出一罐百威啤酒,在这个啤酒的封口处有一层锡纸,这层锡纸保证了拉开拉环就可以畅饮,确保干净。还有一罐日本的“惠比寿”生啤酒,在拉环旁边印上了盲文。王界军介绍,很多啤酒罐都有自己独特的拉环,铁的、铝的、不锈钢的等,这些拉环制作精细,设计巧妙,也值得收藏。
  在王界军的藏品中,青岛啤酒的啤酒罐是最多的,达到了300多种,比青岛啤酒博物馆收藏的品种还要全。在收藏过程中,王界军对于啤酒的了解认识越来越深入。“有咖啡啤酒、牛奶啤酒、银杏啤酒、菊花啤酒……啤酒并不只是咱们常见的那种啤酒。”王界军说,他现在正在整理这些藏品,按照出厂日期、原麦汁浓度、容量、酒精度、生产厂家等元素已经整理出了700多件。他打算从啤酒的广告设计变化、材质变化、印刷技术、啤酒企业发展兴衰史等方面来介绍,写成一本书,“现在很多啤酒厂都倒闭了,很多啤酒再也找不到了,而我这儿有,我要把这些东西介绍出来。”
  文/记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