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脑组装工到职业鼓手
2015-04-06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编辑:
2015-04-06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记者 沈琦
七年前,25岁的十坎还在海云电脑城当一名电脑组装工。一次外出游玩中,他偶遇非洲鼓,那充满韵律、特别的鼓声一下子让他着了迷。回来后,他开始学习打非洲鼓。如今七年过去,他不仅收藏了包括金贝鼓、巫毒鼓、墩墩鼓等23只鼓,而且也完成了自己的职业转型,成为一名职业鼓手。一个多月的工资买来一只鼓
2008年10月的一天,十坎在北京街头被一阵鼓声吸引,人群中一位帅小伙正在拍打着一件模样奇怪的乐器,听着那节奏激越而充满韵律的声音,十坎愣神了,鼓声住了,他禁不住走上前……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非洲鼓,那声音迷住了我。”十坎那年25岁,在海云电脑城给人装电脑,一个月工资不过一千多元。但最终他还是咬牙花了两千元,把一只非洲鼓带回了徐州,然后他开始从网上查找视频教学练习打鼓。
七年过去,十坎陆陆续续收藏了包括非洲鼓在内的23只鼓。此外,他也完成了自己的职业转型,成为一名职业鼓手。
走进十坎的工作室,迎面挂着一幅色彩艳丽的“非洲象神”布画。此外,屋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鼓成为最吸引人的“装饰”。这些鼓身上都描绘着充满异国风情的图案,有的鼓面中间已经被磨光,充满了年代感。而说起这些鼓的来由,十坎说,“有的是自己外出淘来的,有的是从网上购买的,还有的是从一位西非朋友那里买来的。”
窗子边的木架子上安放着大中小三个圆筒状的鼓,“这三只鼓是一套的,属于西非鼓,大个的叫墩墩、中号的叫桑巴、小号的叫特卡尼,鼓手可以把它们放在架子上打,也可以放在地上打。另外,一个人可以同时打三个,也可以由三个人组合打。”十坎说着就坐在墩墩鼓前现场演示起来,他的双手如羚羊般敏捷地在鼓面、鼓边上跳动着,手中其貌不扬的鼓立刻活了起来。原来,光是鼓面,不同部位可以打出低、中、高三种音色,击打鼓边又是另外一种音色,再加上节奏组合以及鼓手之间的配合,就能奏出和谐动听的节奏了。
十坎说:“墩墩的音色属于鼓中的低音部,常常是配合手鼓演奏的。”
花瓶样的“巫毒鼓”最早是盛水用的
在林立的鼓中,一个一尺多高的圆肚“花瓶”很抢眼,黑红两色的漆面泛着光,瓶身上有一个鸡蛋大圆孔,这个也是鼓吗?“是的,它叫巫毒鼓。”十坎把它放在膝盖上用左手扶定,右手在洞口有节奏地拍打起来,一种深沉浑圆湿润的声音立刻回响起来,“它的声音接近印度的塔布拉鼓,音色很像音乐后期的混响。这种鼓最早产于西非的尼日利亚,它的诞生很具有偶然性。”
十坎说,巫毒鼓最初并不是一件乐器,而是用泥或者陶做的一个壶形器皿,用来储存和运输食物或水。据传很久以前有几个妇女用这种水罐运输水时,不小心打翻了一只罐子,并在罐子的腔体上打破了一个洞,这个妇女很伤心地拍打罐子时,居然发出了嘟嘟的声音,非常好听,然后这个罐子就开始当做乐器使用起来。“今天,它仍然用于日常生活中。传统的巫毒鼓是由陶土做的,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绝大多数是由玻璃钢材质做的。”
坐在心爱的鼓群里,十坎双手灵巧地打起了金贝鼓,随着激昂的鼓声响起,他的脚不由自主地在地上打起拍子,年轻的脸上浮现出喜悦和沉醉的表情。金贝鼓,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鼓,问及原因,十坎答,“因为它演奏起来有一种特别自由和奔放的感觉,能够表达情感更热烈。”
音箱?象牙?圆棒?都是乐器
就在这套西非鼓旁边,放着两只高两尺左右,“音箱”状的东西,六个面都是用厚度几毫米的木板做成,其中一个面当中挖了碗口大的圆洞,“那也是鼓,它叫西班牙弗朗明戈木箱鼓,其中一面木板下压着几条琴弦,所以发出的声音挺特别的,你听它的声音像不像军鼓?”十坎说着,搬来木箱鼓就用手掌拍打起来,它立刻发出类似金属般质感的声音,还真和军鼓声有些像呢!
除了造型各异的各种鼓,十坎也收集着其他稀奇古怪的玩意,一问原来都是乐器:比如眼前这根近2米长的绘满花纹,状似象牙的长管,它由上至下逐渐变粗,下部微微弯曲起来。十坎介绍,它是澳洲传统乐器“迪吉里杜管”,是一种低音吹奏乐器,只能做配乐用。说着,他用手把住它,把嘴巴凑过去用力吹奏起来:立刻,一种有些像动物沉闷的叫声,也有点类似于呼麦的饱含韵律声音,在房间里弥漫起来。
在桌上还放着一根两尺来长,两头密封的圆棒,“这叫雨声棒,摇起来有类似下雨的声音,一般都是用来做电影配乐用的。”十坎说,自己收藏的各式乐器中,最袖珍的莫过于俄罗斯口弦了,而口弦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放进嘴巴里吹奏的乐器。
想去非洲感受原汁原味的表演
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被从各地搜集而来的各种乐器簇拥着的十坎,很像一个来自古老部落的酋长,心满意足而骄傲地沉浸在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声中。
十坎,原名周俊希,豆瓣网上的名人。尽管他是电子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但因为追求心目中的艺术梦想,最终,他选择了当一名职业鼓手。
“目前我通过教人打非洲鼓、参加一些演出来维持生计。目前的鼓队里已经有十几位成员,其中年纪最大的54岁,是一位铁路职工。此外,还有来自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他说,比起朝九晚五的固定生活,自己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在打鼓时,十坎的表情很陶醉,在他看来,打鼓能让自己释放压力,感受到自由的激情和快乐,“虽然收藏了很多非洲鼓,但还没有去过非洲。我希望五年之内能够亲自到非洲去看一看,感受下现场原汁原味的非洲鼓表演。在此之前,我想先去周围稍近些的尼泊尔、印度这些国家,吸收不同国家的传统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