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病人收治 严禁走廊加床
2015-04-01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编辑:
2015-04-01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记者 王任飞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昨日在新城区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15年我市卫生计生工作将围绕深化医改、推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快卫生计生职能融合等方面展开,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健康徐州”和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
关键词 医院改革
年底药品零差率销售
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基础上,围绕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新沂市作为省定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的试点,将大胆探索、重点突破。2015年底,在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稳定长效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同时,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行公开招聘、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
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努力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通过医疗集团、县乡村一体委托经营管理、对口支援等多种模式,实现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定期将公立医院每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每门(急)诊人次收费水平、病床使用率、危重病人数占住院病人比例等指标向社会公示。
促进社会资本办医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放宽规划限制。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等机构加强合作,大力推进医养一体化。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指导和扶持,引导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疗机构资源结对帮扶指导,鼓励公立医院医师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
关键词 计划生育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
去年,全市符合“单独两孩”政策育龄夫妇共26007例,占全市户籍总人口2.60%;共受理“单独两孩”申请6295例,符合单独两孩政策育龄夫妇领证生育1199例。
今年,平稳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做好再生育审批跟踪,加大违法生育行为查处力度,努力减少政策外生育。强化孕前管理与季度综合服务。做好出生人口统计与监测。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追踪奖惩等政策。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88%以上。
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积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女孩成才、妇女发展和女孩家庭致富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生育全程跟踪、孕情随访、统计监测、B超监管、有奖举报等工作,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落实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和信息共享制度,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20以内(即男孩120,女孩100)。
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照护试点工作,实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兑现率100%。探索建立城镇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长效发放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出台养老、医疗、社保、就业等优先优惠的一揽子帮扶政策,逐步把帮扶计划生育群众纳入制度建设。确保市区和农村地区免费婚检率分别达90%、70%以上;确保完成市区免费孕检8000对、农村32000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
关键词 基层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
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档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紧密协作的“社区卫生联合体”工作;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科室建设,组织实施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活动;落实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和家庭医生制度,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加快市级管理平台建设,完善门诊特殊病种和慢性疾病门诊补偿办法,统一转外就医补偿政策。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居民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目前,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1类43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40元以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年度使用、更新率达85%以上,居民对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保持传染病防控的平稳态势。进一步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确保儿童预防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和立法调研工作。组织实施城市肿瘤早诊早治和儿童口腔卫生综合干预项目。
完善食品安全监测网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强化监测数据利用,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覆盖所有县(市、区)和全部人口,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置1个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哨点医院。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治管理。
完善全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建设。开展卫生应急演练,推进乡镇、社区卫生应急规范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认真做好埃博拉出血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卫生应急保障。
强化辅助生殖技术监管
加强产儿科规划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推动有条件地区的妇幼保健所向妇幼保健院方向发展。强化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监管,确保机构和人员持证率100%,爱婴医院复核评估率不低于80%,在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95%以上。加快市、县两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建设。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10万和4%。以下。
关键词 医疗资源
扩大辐射半径
着力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扩大我市医疗资源辐射范围。2015年底,力争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发区分院一期工程竣工,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址地下室工程完工,北区股份制医院开工建设。
严禁走廊加床
规范医疗机构病人收治,严禁走廊加床。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专业及病种。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强化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重点扶持2所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医疗机构,推进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检查检验中心。
实现院急诊科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衔接;加强重症医学、消毒供应、血液净化、介入诊疗、放射治疗等关键科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障血液供应与安全。
所有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公立医院实现与省市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直连上线;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面实施日间手术试点,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培养名医名科名院
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培育5个以上市级“卫生创新(技术攻关)团队”,重点加强“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及医学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启动实施市卫生杰出人才,特聘医学专家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儿童、传染病、精神病、康复、老年护理、妇产等相关专科服务能力建设,争创3个以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10个市级重点专科。做好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工作,争创1个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创新医学合作新模式,积极对接京沪等地优质医疗资源,设立会诊服务中心,构建海内外知名专家支持指导平台。定期邀请高层次专家来徐讲学会诊,选派优秀人员赴外研修。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昨日在新城区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15年我市卫生计生工作将围绕深化医改、推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快卫生计生职能融合等方面展开,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健康徐州”和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
关键词 医院改革
年底药品零差率销售
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基础上,围绕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新沂市作为省定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的试点,将大胆探索、重点突破。2015年底,在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稳定长效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同时,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行公开招聘、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
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努力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通过医疗集团、县乡村一体委托经营管理、对口支援等多种模式,实现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定期将公立医院每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每门(急)诊人次收费水平、病床使用率、危重病人数占住院病人比例等指标向社会公示。
促进社会资本办医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放宽规划限制。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等机构加强合作,大力推进医养一体化。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指导和扶持,引导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疗机构资源结对帮扶指导,鼓励公立医院医师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
关键词 计划生育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
去年,全市符合“单独两孩”政策育龄夫妇共26007例,占全市户籍总人口2.60%;共受理“单独两孩”申请6295例,符合单独两孩政策育龄夫妇领证生育1199例。
今年,平稳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做好再生育审批跟踪,加大违法生育行为查处力度,努力减少政策外生育。强化孕前管理与季度综合服务。做好出生人口统计与监测。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追踪奖惩等政策。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88%以上。
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积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女孩成才、妇女发展和女孩家庭致富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生育全程跟踪、孕情随访、统计监测、B超监管、有奖举报等工作,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落实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和信息共享制度,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20以内(即男孩120,女孩100)。
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照护试点工作,实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兑现率100%。探索建立城镇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长效发放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出台养老、医疗、社保、就业等优先优惠的一揽子帮扶政策,逐步把帮扶计划生育群众纳入制度建设。确保市区和农村地区免费婚检率分别达90%、70%以上;确保完成市区免费孕检8000对、农村32000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
关键词 基层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
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档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紧密协作的“社区卫生联合体”工作;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科室建设,组织实施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活动;落实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和家庭医生制度,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加快市级管理平台建设,完善门诊特殊病种和慢性疾病门诊补偿办法,统一转外就医补偿政策。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居民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目前,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1类43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40元以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年度使用、更新率达85%以上,居民对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保持传染病防控的平稳态势。进一步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确保儿童预防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和立法调研工作。组织实施城市肿瘤早诊早治和儿童口腔卫生综合干预项目。
完善食品安全监测网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强化监测数据利用,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覆盖所有县(市、区)和全部人口,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置1个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哨点医院。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治管理。
完善全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网络建设。开展卫生应急演练,推进乡镇、社区卫生应急规范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认真做好埃博拉出血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卫生应急保障。
强化辅助生殖技术监管
加强产儿科规划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推动有条件地区的妇幼保健所向妇幼保健院方向发展。强化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监管,确保机构和人员持证率100%,爱婴医院复核评估率不低于80%,在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95%以上。加快市、县两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建设。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10万和4%。以下。
关键词 医疗资源
扩大辐射半径
着力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扩大我市医疗资源辐射范围。2015年底,力争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发区分院一期工程竣工,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址地下室工程完工,北区股份制医院开工建设。
严禁走廊加床
规范医疗机构病人收治,严禁走廊加床。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专业及病种。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强化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重点扶持2所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医疗机构,推进区域化集中消毒供应、检查检验中心。
实现院急诊科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衔接;加强重症医学、消毒供应、血液净化、介入诊疗、放射治疗等关键科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障血液供应与安全。
所有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公立医院实现与省市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直连上线;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面实施日间手术试点,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培养名医名科名院
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培育5个以上市级“卫生创新(技术攻关)团队”,重点加强“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及医学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启动实施市卫生杰出人才,特聘医学专家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儿童、传染病、精神病、康复、老年护理、妇产等相关专科服务能力建设,争创3个以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10个市级重点专科。做好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工作,争创1个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创新医学合作新模式,积极对接京沪等地优质医疗资源,设立会诊服务中心,构建海内外知名专家支持指导平台。定期邀请高层次专家来徐讲学会诊,选派优秀人员赴外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