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工行加快实施互联网金融战略

2015-03-23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
2015-03-23  中国徐州网

  第二,工商银行在大数据挖掘应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潜力,依托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打造的经营新模式,将使改善服务和风险管理有无限可能。作为数据依赖型行业,银行具有完整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应用体系。工商银行所积累的数据规模大、历史长、且是真实的交易记录,是一座蕴含无限价值的“宝藏”。工商银行从2007年就开始建设数据仓库和集团信息库“两大数据基础平台”,实现了对全部客户、账户、交易等信息的集中管理,目前存储的数据量超过1300万GB,且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式增长。以客户信用记录为例,工商银行对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数据的完整积累长度分别超过了8年和6年。据此,工商银行已为超过1亿个人客户提供了主动授信,快速健康地推进了包括信用卡分期付款在内的个人信贷业务;同时还在更有效把控风险的基础上,提高了公司客户的信贷服务水平。但过去,这些信息积累仅仅是跟着客户金融交易获取来的,而现在,工商银行通过搭建“融e购”电商平台,打通了生活、信息、金融服务全链条,从中获取到涵盖商户和消费者注册、社交、物流、交易等各个节点的信息,使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形成了数据的聚合效应,并建立了一支400人的数据分析师队伍,运用大数据技术,专门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应用。一方面进行数据整合,从中可以精确地把握客户的消费模式和行为偏好,深入发掘客户已知甚至是潜在的金融需求,实现更多的商业机会。另一方面,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银行传统风险管理方式进行革新。比如,工商银行在总行成立了信用风险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行超过10万亿信贷资产和每年8-9万亿累放贷款的动态风险监测和实时预警控制,并能全流程监测到每一个机构、每一户企业、每一笔贷款的具体运行情况,提高了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组建一年来,已累计预警和化解潜在风险贷款4237亿元。小微企业融资难、风控难是世界性难题,其核心是小微企业数量众多、经营面广、海量交易导致的信息局部化、碎片化、分散化,使银行难以掌握企业交易真实情况,难以有效甄别和防控风险。工商银行构建了全新的小微企业管理服务模式,为在有效控制实质风险的前提下,提升小微融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创造了条件,工商银行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网贷通”、“小额商户逸贷”等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第三,工商银行遍布境内境外、联通线上线下的网络布局,为客户带来现代化金融服务的新体验。除电子银行外,工商银行在境内有近1.7万家网点,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多家境外机构,这是区别于其他纯“线上”互联网企业的最大优势。尽管近年来客户金融服务和交易向线上尤其移动终端迁移的趋势十分明显,但线下网点在处理复杂和高风险业务,以及支持客户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工商银行线下网点中高端客户总量和高端业务占比一直呈增长之势。近两年工商银行在加快线上“云”银行建设的同时,也着力加快了线下“智”网点建设,利用互联网理念和技术逐步对网点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任意一点接入、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全程响应”的一体化服务。目前正在打造一个覆盖衣、食、住、用、行的“工银e生活”线下店商圈,线上通过为合作商户搭建“前台界面”,向客户推送本区域特惠商户和优惠信息,线下通过网点对合作商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形成客户、商户和银行互动开放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既“为商户带来客户、为客户带来实惠”,也将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更深度地融入线下消费场景中。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