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考核调整:变奖杯为“口碑”

2015-03-2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5-03-2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魏宁)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但是,面对各类评比创建、盖章证明、加挂牌子等事务,社区服务群众的功能被大大削弱。日前,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我市印发了《规范工作事项进社区(村)》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明确社区减负范围。
  取消项目175项
  组织机构多、工作任务多、纸质台账多、创建评比多、盖章证明多、加挂牌子多……“六多”就是对当前社区承担工作的描述。
  按照实施细则,此次列出了社区准入事项清单,取消社区(村)70项纸质台账、32项市级创建评比考核项目、49项组织机构和挂牌项目、24项工作任务与指标项目。同时,还保留了23项盖章证明事项,取消85%。
  同时,实施细则明确要求,今后,社区台账实行电子台账(除办理过程中原始纸质材料外),各级各部门不得自行增加基层纸质台账,检查社区(村)工作尽量依托社区信息平台,不再要求提供纸质台账。除国家、省开展及市级保留的19项外,市级各部门不得再自行设置面向社区(村)的创建评比考核项目。各部门不得以条线规定为由,另行设置工作机构和增挂标识牌,社区门口只悬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村)委会两块牌子,以及社区名称标识,社区(村)可在内部设置相关标识牌。
  据介绍,今后,市级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和有关单位,凡是需要将组织机构、工作任务、指标项目、创建评比、考核检查等延伸到社区的,均实行准入制度,未经准入的事项一律不得进入社区。
  严把社区的门、清理社区的墙、规范社区的账、整理社区的网,我市要求各地各部门确保5月底前,全面完成社区事项清理规范任务。
  考核重点
  从奖杯变为“口碑”
  社区的功能就是服务群众。为了提升社区(村)服务效能,我市改进社区(村)考核机制,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社区(村)工作的主要内容,不再以台账、奖牌、挂牌以及建立组织机构、活动阵地等事项列为社区的考核评价指标。同时,考核评估方式将从原来自上而下的单项考核变为双向评估。既评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职情况,又评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情况。
  为了确保社区工作事项清理规范后减负更提效,我市将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文件要求,城市新建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最低不少于40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用房。同时,我市还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队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使全市45周岁以下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全部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为了防止流于形式、虎头蛇尾,市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全面建立并严格执行专项督查制度、专项反馈制度、工作专报制度和绩效挂钩制度。各级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将会同纪检监察、民政等部门加强对社区减负及社区工作准入情况的督查和效能评价,并把贯彻执行实施细则作为绩效管理和作风建设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