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家门口作案 2个月骗百条烟

2015-03-16  来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编辑:
2015-03-16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讯 (记者 张元涛 通讯员 王慧) 每一起诈骗案件的背后,骗子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分析”,就像这位马某,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对方拉不下面子报警。 以涉嫌诈骗罪,上周五,马某被邳州检察院批准逮捕。
  一次次行骗,要的都是香烟
  马某,25岁,邳州人。2014年11月,因盗窃入狱的他,服刑期满出狱。没有工作,没有钱,咋办?马某琢磨着,先骗点钱花花吧。
  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马某来到同村徐某的商店要了三条香烟。马某认识徐某,应该称呼其为大伯。马某的理由也很简单:“我家装潢房子,贴地板砖要烟。现在没钱,等两天给钱。”都是本村的,徐某没问什么,就让马某把烟拿走了。一转手,三条香烟让马某卖掉。
  两天后,马某又来到村头另一家商店,“婶子,我有急事需用烟。”女店主笑笑说,“这孩子,你不能叫我婶子,论辈分应该是嫂子吧。”于是,一条软中华、两条苏烟,马某又顺利拿走了。当然,还是身上钱不够,回头再给钱。
  没过几天,马某又来到邻村一家超市,对店里的女店主说:“我在邳城镇有房子,装潢要用烟。”女店主不熟悉马某,问什么时候给钱?“明天给钱。”马某答应道。为了让女店主相信,马某拿出自己的储蓄卡压在了超市里,并声称里面有3万块钱,次日还钱取卡。拿了几条烟,一转身又给卖了。而那张卡,里面根本没有钱。
  大叔、大姑、大姨……马某一次次行骗成功,均是香烟,三至五条不等。理由有装修、有急事等。作案后,对方均没有报警。
  乡里乡亲的,拉不下面子报警
  今年1月,马某来到邳州铁富镇艾山西村。在一个超市门前,马某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正在往箱子里装烟,马某凑过去说,“我买烟。”中年妇女问:“买烟干什么的?”。马某随口应道:“买烟结婚的。”交流中,马某看到中年妇女打包的香烟是芙蓉王。当时是晚上8时许,简单交流几句后,马某离开了。
  凌晨3时许,马某又来到超市门前,当时有人正在理货。马某看到,昨晚装箱的芙蓉王烟就放在收款台上。趁人不注意,马某进去把那箱香烟抱出,放在电动车上骑着就跑。大约行驶五里路后,马某发现后边有人追上了。因为电动车没有电了,马某很快被赶上来的人抓住。香烟追回了,感觉也都是住的不多远的人,对方也没有报警。
  几次三番之后,马某感觉就算被抓,对方也不会报警,不会有啥事。今年1月22日晚上8点多,到邳城镇邳城中学附近一个商店,以“朋友开车在外头有事故,需要拿两条大贡香烟去办事”为由,骗走两条香烟。因没有及时还钱,对方报了警。
  次日,马某被抓。办案检察官说,每一起诈骗案件背后,骗子都有自己的“逻辑分析”。核实受害人被骗过程时,很多人说不报警的原因就是觉得都是乡里乡亲的,拉不下面子报警。马某也是这样想的,以致于作案屡屡得逞。目前,初步认定,短短两个月时间,马某骗来的各种香烟多达百条。据其交代,行骗共20起左右。
  以涉嫌诈骗罪,上周五,马某被邳州检察院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