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澈河湖装扮美丽徐州
2015-03-1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5-03-1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记者 秦建莉 范海杰
2013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水更清”行动计划一期,突出云龙湖、故黄河“一湖一河”水环境提升,实施控源截污等5大类42项工程,建立“河长制”管理制度和河道管护保洁市场化、标准化制度。一年多来,行动计划一期的实施使市区河道水系实现连通,河湖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目前,“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实施方案正在完善。该方案提出以云龙湖、大龙湖、大湖、吕梁湖、金龙湖、潘安湖、九里湖“七湖”水环境提升为重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具体将如何实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提升“七湖”环境装扮美丽徐州
“在建设生态徐州的进程中,‘让徐州水更清’是我们不断的追求。”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一年多来,“水更清”行动计划一期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由于行动一期主要是以云龙湖、故黄河为重点,缺少整体性和全面性,城乡接合部和一些主要河湖的支流仍未得到有效治理,市区部分河湖水质不稳定,水环境保护面临形势还比较突出。
该负责人认为,启动徐州市“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以市区云龙湖、大龙湖、大湖、吕梁湖、金龙湖、潘安湖、九里湖“七湖”为治理重点,扩大治理范围、全面清理控源、延伸截污管网、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主体责任,建立科学水质评价机制,继续提升徐州市区水环境质量,十分必要和重要。“同时,‘七湖’作为城市和百姓的‘生命之源’,保护和提升水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以一期实施成效为基础,以“七湖”水环境提升为重点,以理顺河湖管理体制、建立水质监测公开机制、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为抓手,全力保障和改善市区河湖水质,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以美丽河湖装扮美丽徐州。
明确治理目标完善保障机制
据了解,目前“七湖”中已有“四湖”水质稳定在三类水体以上。通过实施水环境保护系列工程,不断提升“七湖”水质,还将带动“水更清”行动计划全面深入推进。
按照“七湖”水环境保护目标方案,治理后云龙湖将稳定保质Ⅱ-Ⅲ类水标准,其他六湖将达到稳定Ⅲ类水的目标。同时,“七湖”治理将带动“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其他治理目标的实现。按规划,市区“九河”中,故黄河、丁万河、房亭河、闸河、玉带河将达到Ⅲ类水,三八河、徐运新河达到Ⅲ-Ⅳ类水,荆马河达到Ⅳ类水,奎河达到Ⅴ类水。以治理为带动,将进一步完善“湖长制”管理制度,明确“七湖”管护责任,推行综合执法保护,完善科学的水质监测、评价、公开机制。
“要达到‘七湖’水质提升目标,推进‘水更清’行动二期方案全面实施,首先要建立起两个制度。”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市、县、镇三级“湖长制”,为“七湖”的管理建立起领导、协调、调度、落实的工作机制。还要明确“七湖”的管理责任,实行市场化管护,推行综合执法,保护好市区“七湖”水环境。
另一方面,还要建立水质监测公开机制。明确环保部门牵头,建立“七湖”水环境保护科学评价体系。实行环保、水利和“七湖”管理单位委托第三方监测的三方监测制度,明确监测指标,共同科学评价水质情况,对监测结果进行考核和发布。
实施“五大工程”确保治理成效
据了解,市水务部门在对市区“七湖”及其它河道水环境调查梳理的基础上,“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七湖”水环境保护)将主要实施全面控源、扩面截污、延伸贯通、水质提升及活水流动五大工程,以及市区“七湖”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
———全面控源工程。多部门联合,对徐州市区“七湖”及其它河道范围内的企业养殖业点源污染一律实施关闭搬迁、污水接管,面污染源口门控制,加强对湖区及上游河道周边企业的监控,引导养殖、种植业转型。
———扩面截污工程。完善截污管网,实施故黄河丁楼闸上段截污、玉带河截污完善、九里湖截污、吕梁湖截污、丁万河流域截污、台子河截污等工程。
———延伸贯通工程。对“七湖”现有的补水线路及市区仍淤积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整治,高标准建设,提升市区水环境质量。
———水质提升工程。通过种植挺水植物、设置生态浮岛、修建生态护坡等技术措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提升湖水水质。实施军民河水生态治理、故黄河吕梁湖进水口、大湖进水口以上生态修复工程。
———活水流动工程。加强“七湖”补水调度,贯通“七湖”相关水系,保证水质水量。
按照初步规划,“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将分三年实施。2015年,重点理顺河湖管理体制,建立水质监测公示机制和推进综合执法等相关管理工作,实施市区“七湖”自动水质监测站建设,全面控源工程,截污管道以及玉带河等7条河道的延伸贯通工程;2016年,重点实施玉带河、潘安湖、九里湖、吕梁湖扩面截污工程,王窑河、琅河、潘安湖、临黄河、刘马路河、拾东河、老房亭河延伸贯通工程,军民河水质提升工程;2017年,重点实施故黄河扩面截污工程,月河等12条河道延伸贯通工程,故黄河吕梁湖、大湖进水口以上段水质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二期计划。
2013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水更清”行动计划一期,突出云龙湖、故黄河“一湖一河”水环境提升,实施控源截污等5大类42项工程,建立“河长制”管理制度和河道管护保洁市场化、标准化制度。一年多来,行动计划一期的实施使市区河道水系实现连通,河湖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目前,“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实施方案正在完善。该方案提出以云龙湖、大龙湖、大湖、吕梁湖、金龙湖、潘安湖、九里湖“七湖”水环境提升为重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具体将如何实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提升“七湖”环境装扮美丽徐州
“在建设生态徐州的进程中,‘让徐州水更清’是我们不断的追求。”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一年多来,“水更清”行动计划一期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由于行动一期主要是以云龙湖、故黄河为重点,缺少整体性和全面性,城乡接合部和一些主要河湖的支流仍未得到有效治理,市区部分河湖水质不稳定,水环境保护面临形势还比较突出。
该负责人认为,启动徐州市“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以市区云龙湖、大龙湖、大湖、吕梁湖、金龙湖、潘安湖、九里湖“七湖”为治理重点,扩大治理范围、全面清理控源、延伸截污管网、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主体责任,建立科学水质评价机制,继续提升徐州市区水环境质量,十分必要和重要。“同时,‘七湖’作为城市和百姓的‘生命之源’,保护和提升水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以一期实施成效为基础,以“七湖”水环境提升为重点,以理顺河湖管理体制、建立水质监测公开机制、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为抓手,全力保障和改善市区河湖水质,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以美丽河湖装扮美丽徐州。
明确治理目标完善保障机制
据了解,目前“七湖”中已有“四湖”水质稳定在三类水体以上。通过实施水环境保护系列工程,不断提升“七湖”水质,还将带动“水更清”行动计划全面深入推进。
按照“七湖”水环境保护目标方案,治理后云龙湖将稳定保质Ⅱ-Ⅲ类水标准,其他六湖将达到稳定Ⅲ类水的目标。同时,“七湖”治理将带动“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其他治理目标的实现。按规划,市区“九河”中,故黄河、丁万河、房亭河、闸河、玉带河将达到Ⅲ类水,三八河、徐运新河达到Ⅲ-Ⅳ类水,荆马河达到Ⅳ类水,奎河达到Ⅴ类水。以治理为带动,将进一步完善“湖长制”管理制度,明确“七湖”管护责任,推行综合执法保护,完善科学的水质监测、评价、公开机制。
“要达到‘七湖’水质提升目标,推进‘水更清’行动二期方案全面实施,首先要建立起两个制度。”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市、县、镇三级“湖长制”,为“七湖”的管理建立起领导、协调、调度、落实的工作机制。还要明确“七湖”的管理责任,实行市场化管护,推行综合执法,保护好市区“七湖”水环境。
另一方面,还要建立水质监测公开机制。明确环保部门牵头,建立“七湖”水环境保护科学评价体系。实行环保、水利和“七湖”管理单位委托第三方监测的三方监测制度,明确监测指标,共同科学评价水质情况,对监测结果进行考核和发布。
实施“五大工程”确保治理成效
据了解,市水务部门在对市区“七湖”及其它河道水环境调查梳理的基础上,“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七湖”水环境保护)将主要实施全面控源、扩面截污、延伸贯通、水质提升及活水流动五大工程,以及市区“七湖”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
———全面控源工程。多部门联合,对徐州市区“七湖”及其它河道范围内的企业养殖业点源污染一律实施关闭搬迁、污水接管,面污染源口门控制,加强对湖区及上游河道周边企业的监控,引导养殖、种植业转型。
———扩面截污工程。完善截污管网,实施故黄河丁楼闸上段截污、玉带河截污完善、九里湖截污、吕梁湖截污、丁万河流域截污、台子河截污等工程。
———延伸贯通工程。对“七湖”现有的补水线路及市区仍淤积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整治,高标准建设,提升市区水环境质量。
———水质提升工程。通过种植挺水植物、设置生态浮岛、修建生态护坡等技术措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提升湖水水质。实施军民河水生态治理、故黄河吕梁湖进水口、大湖进水口以上生态修复工程。
———活水流动工程。加强“七湖”补水调度,贯通“七湖”相关水系,保证水质水量。
按照初步规划,“水更清”行动计划二期将分三年实施。2015年,重点理顺河湖管理体制,建立水质监测公示机制和推进综合执法等相关管理工作,实施市区“七湖”自动水质监测站建设,全面控源工程,截污管道以及玉带河等7条河道的延伸贯通工程;2016年,重点实施玉带河、潘安湖、九里湖、吕梁湖扩面截污工程,王窑河、琅河、潘安湖、临黄河、刘马路河、拾东河、老房亭河延伸贯通工程,军民河水质提升工程;2017年,重点实施故黄河扩面截污工程,月河等12条河道延伸贯通工程,故黄河吕梁湖、大湖进水口以上段水质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二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