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斋预计4月初重新开门
2015-03-08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编辑:
2015-03-08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记者 王漱玉
因夹河街场地拆迁,去年在徐州开门面向市民免费提供了近5个月素斋的雨花斋不得已暂停。昨日,记者获悉,雨花斋新址落定在淮海西路,爱心人士开始进场做准备工作,预计4月初可再次开门迎客。
开门近5个月
接待近6万人次用餐
去年7月22日,在夹河街,一家向市民免费提供午餐的素斋馆———雨花斋引起了市民关注,这家素斋馆宣传素食文化,因为是免费就餐,且不限定就餐人群,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时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人认为我们这种全免费模式撑不了多久;也有人怀疑我们的动机,认为我们借助做公益有其他目的。”雨花斋徐州项目的引进人武峻同说,不管别人怎么说,在外漂泊多年做公益的他,还是怀着一腔热情,坚定地把这个项目引进来、做下去。直到去年12月19日,坚持了近5个月的雨花斋因为房子的问题不得不暂时停止供应免费素斋午餐。
“平均每天三四百人前来就餐,也就差两天,我们开门5个月整,粗略地算下来,我们共接待了近6万人次。”武峻同说。
新址已落定
预计4月初可再次开门
暂停营业后,找新址就成为雨花斋的当务之急。
“餐厅的理想位置还是位于主城区的繁华地带,这样方便更多的人来体验素斋、了解素食文化,也方便帮助更多有需求的人。”武峻同说,但市中心位置的高房租对于公益事业来讲,又很难承担得起,因此,新址的找寻存在一定困难。
3月6日晚间,徐州雨花斋公益发展中心对外公布,餐厅新址已经落定在淮海西路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面的原西关幼儿园,并通知义工于次日上午开始到新址进行整理、打扫等准备工作。
7日上午10时许,在雨花斋新址,有十余名义工正在工作。这是一处沿街门面楼背后的院落,院子很宽敞,一楼有几间房可当厨房、操作间、储存间用;二楼有大大小小近10间房屋,可当餐厅用。
据武峻同介绍,此处可容纳几百人就餐,也不需要大量投入。“这处房屋将来有可能要拆迁,但不知道具体日期,大概可以使用半年以上的时间。”武峻同说,“现在需要义工做准备工作,我们预计最少要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大约4月初可重新开门。”
已在民政局注册
将每月公开收支
之前刚引进徐州时,雨花斋还没有一个“公益”名分,现在这个难题在市民政局的重视下,已经得到了解决。
“2014年12月底,‘徐州雨花斋公益发展中心’在市民政局注册成功,并设立了公益账号。”武峻同说,感谢市民政局的支持,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后,徐州雨花斋这个公益项目可以走得更长远,“我们的收支也将在场地内每月公开一次,接受社会监督。从之前的捐助情况来看,以义工为主,前来用餐的市民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有捐赠。”
收支基本平衡
但义工人数偏少
据武峻同介绍,从徐州雨花斋去年近5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收支基本达到平衡,前来就餐的群体,老年人占到70-80%左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义工人数偏少。来报名的有近千人,真正来做义工的在300人左右,但能固定下来经常来做的仅有150人左右。”武峻同说,“希望市民来做义工的热情不是一时冲动,公益事业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做公益事业需要长期坚持。”
因夹河街场地拆迁,去年在徐州开门面向市民免费提供了近5个月素斋的雨花斋不得已暂停。昨日,记者获悉,雨花斋新址落定在淮海西路,爱心人士开始进场做准备工作,预计4月初可再次开门迎客。
开门近5个月
接待近6万人次用餐
去年7月22日,在夹河街,一家向市民免费提供午餐的素斋馆———雨花斋引起了市民关注,这家素斋馆宣传素食文化,因为是免费就餐,且不限定就餐人群,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时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人认为我们这种全免费模式撑不了多久;也有人怀疑我们的动机,认为我们借助做公益有其他目的。”雨花斋徐州项目的引进人武峻同说,不管别人怎么说,在外漂泊多年做公益的他,还是怀着一腔热情,坚定地把这个项目引进来、做下去。直到去年12月19日,坚持了近5个月的雨花斋因为房子的问题不得不暂时停止供应免费素斋午餐。
“平均每天三四百人前来就餐,也就差两天,我们开门5个月整,粗略地算下来,我们共接待了近6万人次。”武峻同说。
新址已落定
预计4月初可再次开门
暂停营业后,找新址就成为雨花斋的当务之急。
“餐厅的理想位置还是位于主城区的繁华地带,这样方便更多的人来体验素斋、了解素食文化,也方便帮助更多有需求的人。”武峻同说,但市中心位置的高房租对于公益事业来讲,又很难承担得起,因此,新址的找寻存在一定困难。
3月6日晚间,徐州雨花斋公益发展中心对外公布,餐厅新址已经落定在淮海西路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面的原西关幼儿园,并通知义工于次日上午开始到新址进行整理、打扫等准备工作。
7日上午10时许,在雨花斋新址,有十余名义工正在工作。这是一处沿街门面楼背后的院落,院子很宽敞,一楼有几间房可当厨房、操作间、储存间用;二楼有大大小小近10间房屋,可当餐厅用。
据武峻同介绍,此处可容纳几百人就餐,也不需要大量投入。“这处房屋将来有可能要拆迁,但不知道具体日期,大概可以使用半年以上的时间。”武峻同说,“现在需要义工做准备工作,我们预计最少要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大约4月初可重新开门。”
已在民政局注册
将每月公开收支
之前刚引进徐州时,雨花斋还没有一个“公益”名分,现在这个难题在市民政局的重视下,已经得到了解决。
“2014年12月底,‘徐州雨花斋公益发展中心’在市民政局注册成功,并设立了公益账号。”武峻同说,感谢市民政局的支持,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后,徐州雨花斋这个公益项目可以走得更长远,“我们的收支也将在场地内每月公开一次,接受社会监督。从之前的捐助情况来看,以义工为主,前来用餐的市民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有捐赠。”
收支基本平衡
但义工人数偏少
据武峻同介绍,从徐州雨花斋去年近5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收支基本达到平衡,前来就餐的群体,老年人占到70-80%左右,“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义工人数偏少。来报名的有近千人,真正来做义工的在300人左右,但能固定下来经常来做的仅有150人左右。”武峻同说,“希望市民来做义工的热情不是一时冲动,公益事业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做公益事业需要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