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邳州四户镇的茄子可生吃

2015-03-0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5-03-0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记者 周庄 

  正月十五之前,年味有余,这时的苏北地区,本是农家过新年、闹元宵的日子。而在邳州市四户镇白马寺村3组农民郭万银的大棚里,气温达到35℃,50多名工人有的打孔、有的施肥、有的浇水、有的栽苗子,一派繁忙景象。
  从大年初十到十三,郭万银的30个大棚一共栽植了10万多棵茄子苗。郭万银在大棚里一边给茄子培土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这30个大棚,栽植了两个茄子新品种,一个是台湾产的全福大龙茄子,另一个是国产‘绿霸808’茄子。这两个品种品质好、环保,是无公害蔬菜。茄子果肉细嫩、皮薄、种子少,摘下来就能吃。”   
  问起他回乡创业的事,郭万银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经过。
  郭万银今年46岁,是一名共产党员,16岁初中毕业后,他就开始到外地闯荡市场,在上海市曹安、七宝等地摸爬滚打了20多年,对蔬菜市场比较了解,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曾被淮安市金湖县有关部门聘请,以副总经理的身份,在当地投资两亿元,兴建了一座占地近千亩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后来,郭万银经常到山东寿光批发蔬菜,结识了当地当过村干部、有大棚蔬菜种植经验的何俊德。郭万银把自己想在家乡发展大棚蔬菜的想法告诉了何俊德。老何听了郭万银的打算说:“好!你回家乡种大棚蔬菜,我支持你,我把寿光的蔬菜技术带过去,给你当技术员!”听了老何的话,郭万银信心百倍,2014年秋播前,他回到家乡流转了100亩土地,建了30个蔬菜大棚。
  去年秋天,郭万银把家乡的土壤分别选点取样,带到了寿光有关部门进行化验,了解土壤缺少哪些元素,看土地种植,配方施肥,种植无公害蔬菜。又从寿光聘请了两名技术员,从建大棚到蔬菜种植、管理、收获、病害防治,全程作技术指导。
  去年11月底,郭万银以每棵1.2元的成本在寿光市育茄子苗10万多棵,春节过后的正月初五,10万多棵茄子苗全部用保温车运到大棚里。
  据寿光技术人员何俊德介绍:“郭万银引进寿光蔬菜技术种植的茄子,追施的是有机肥料,不喷洒剧毒农药。一个大棚一年可以生产出3万斤茄子,每个大棚的纯收入2万元以上。”
  3月3日,郭万银的30个大棚茄子全部栽植下地,准备到“谷雨”之前上市。
  说到下步打算,郭万银满怀信心地说:“我这大棚茄子成功以后,我将再流转600亩土地发展大棚蔬菜和台湾甜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向村民免费提供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带动身边更多的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