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消费投诉升温
去年“双11”网购井喷后出现了大量消费纠纷,今年如何呢?记者从徐州工商局了解到,目前12315中心接到的与“双11”相关的投诉开始升温,未来一周或迎来投诉高峰。
案例一:
一个月后才能发货
“‘双11’买的货,到现在还没发货,最后却被告知没货。”市民杨女士在“双11”当天五折抢购了一个名牌包,一个星期过去了卖家还没发货,联系卖家后得知没货了,最快要一个月才能发货。
杨女士说,“双11”当天凌晨,她熬夜秒杀了一款数千元的五折名牌包。“开始以为网购高峰发货会慢点,结果等了一个星期,依然没收到货。”她去查询发现,卖家根本就没发货,卖家说没货了,至少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再发货。
“下单时明明显示有库存,而且也可以下单,怎么突然又说没货了呢?”杨女士立即向客服提出延迟发货的赔偿等事宜。
案例二:
599元买到“专柜”假货
市民李女士在一家淘宝网店购买了一件韩国代购的品牌毛呢外套大衣。“专柜价要1299元,但这家店打折后只要599元,我觉得挺划算。”李女士说。
11月13日,李女士收到快递后,没验货就把货款给了快递人员。为了确定真假,她把衣服拿到了专柜,她手中的衣服与正品比有色差,纽扣也没有正品的logo。李女士联系网店客服要求退款。但店主一口咬定衣服是正品,只是不同的生产线才产生的不同,不退款。
案例三:
先提高原价再5折
11月11日凌晨,市区的赵女士也加入到抢购大军。赵女士说,11日前两天,她在一家网店看中一款短靴,原价660元,客服提醒她,这款靴子“双11”5折优惠,如果不着急可以到那时再下订单。
于是,赵女士等待活动开始。11日零点刚过,赵女士就赶紧打开网页,可没想到,原价660元居然变成了880元。“这样一来就算打5折,也要440元。”
网店客服给出的答案是,她原来想购买的那款短靴已售完,现在这款是刚到的新货,材质不同,所以价格高。
工商提醒
一旦发生纠纷,由于本地工商部门无法监管到外地的商家,维权的难度会比较大。消费者可以先自行与卖家进行协商,要求卖家根据相应规定进行赔偿。如果卖家不能按照规定赔偿,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维权途径和维权团队,消费者可以先通过平台投诉,等待电商客服的介入。如果还不能协商解决,应及时向商家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或其他维权机构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