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涌动8月:为徐州好人们点个赞!

2014-08-05 徐州发布 徐州发布 徐州发布

【徐州发布】新粉友
点击题目下蓝色徐州发布关注我哦!
【徐州发布】老粉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呦!

【小布说】

三伏天里,徐州的骄阳掩盖不住徐州人热情助人的一颗善心,“情义徐州”的城市名片是“徐州好人”这个群体的代言。

其实他们很平凡,可能只是一位年轻的妈妈,一位见义勇为的大叔,一群热心捐血的市民……这个夏天,平凡的他们再一次打动了我们。今天小布来讲讲最近发生在徐州的3个小故事。

第1个故事:幼子去世 徐州妈妈将剩的爱心款救助他人

“别人捐的钱不能还债 要捐给更需要的人”

儿子患白血病去世,江苏睢宁妈妈张小桃拿着剩下的12000元爱心款救助他人。

“这个姑娘真不简单!”、“她的大爱大孝值得每一个人学习!”……7月22日,徐州市举行首场“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巡讲活动,睢宁姑娘张小桃的事迹报告感动了全场人员。

特殊的家庭因她而温暖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不知有多少人的童年伴随着这广为流传的歌声沐浴着母爱成长,可她对母爱的感受自降生那一刻便戛然而止。1987年的一个秋天,她出生后即被家人丢弃,被养父捡回抚养,至今也不知道父母是谁。养父用农村最朴素的字眼为她取名“张小桃”。自此,这个特殊的家庭有了四个成员:年高多病的奶奶、长年哮喘的养父、智障的叔叔,还有捡来的养女张小桃。

“每当看到糖葫芦,我总想起家人对我的爱。”在张小桃的记忆里,为了养育她,家人付出了全部的爱,养父和叔叔终身不娶,奶奶每天跑远路捡破烂贴补家用;叔叔跟着别人到工地上卖力气挣钱;养父因常年哮喘干不了重活,就起早贪黑地粘糖葫芦卖,做好后的糖葫芦全家人一口都舍不得尝,却每次都把最大的一串留给张小桃。

“小桃既勤劳又孝顺,能有这样的闺女是福气呀!”在睢宁县李集镇徐厂村,只要提起张小桃,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生活的磨砺让张小桃自小就非常懂事,为了让家人不再那么辛苦地付出,张小桃早早中断了学业外出打工。2006年因为始终放不下对家人的牵挂,张小桃毅然辞掉外面的工作,用攒下的钱为家人盖起了宽敞的平房,并说服丈夫回到老家生活。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给这个困苦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温暖。

2011年3月,82岁的奶奶冠心病、肺气肿严重复发,病情凶险。面对医生 “回家准备后事”的交待,张小桃毫不放弃,她到医院附近租了间房,将奶奶接过去,一刻不离地守护在身边。为了让奶奶能有好心情,她每天给奶奶穿衣、梳头,陪着奶奶聊天还变着花样为奶奶做可口的饭菜。经过2个多月不离不弃的悉心照顾,奶奶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了,精神也越来越好,连医生都惊叹是个了不起的奇迹。

社会的爱心要传递给更需要的人

艰辛的付出让张小桃仿佛看到了幸福的曙光,谁料一个更大的厄运却从天而降。2011年10月,张小桃年仅4岁的儿子浩浩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从不流泪的张小桃哭了。“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治病!”抹干眼泪,张小桃拿出全部的积蓄,卖掉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又求亲拜友四处借钱,好不容易凑了近10万元。在辗转南京、苏州等地求医的过程中,张小桃和丈夫得知:浩浩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有生的希望,但手术费得四十来万,加上后期治疗得一百多万。治疗费用的天文数字让满怀希望的张小桃几近绝望。

在苏州治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钱就用光了。无奈之下,张小桃夫妻只好带着孩子回家,一边玩命地打工挣钱,一边四处打听奔波,求偏方、寻草药为儿子治病。到了当年的春节,儿子病情加重,住进了徐州市二院。在媒体的帮助下,社会各界的好心人纷纷来到医院为浩浩捐款、捐血小板,可这一切依然没有挽留住儿子的生命。儿子走后,留给张小桃的是6万多元的巨额债务和剩余的12000元社会爱心捐款。

“这是用来救命的钱,哪能还债?”为了缓解沉重的家庭负担,丈夫打算用这笔钱先偿还部分债务。可张小桃却坚持要把这笔钱回捐给社会。2012年2月,张小桃通过徐州市慈善总会将这笔钱捐助给了本县王集镇一位40岁的白血病女患者。为此,丈夫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从此没有照顾过家庭,并在年底和张小桃办了离婚手续。丈夫的离开让尚未走出丧子之痛的张小桃深受打击,可她不后悔:“儿子不在了,这些钱用不上了,社会的爱心要传递给更需要的人!”

有爱,就有希望

巨大的家庭变故使奶奶和养父同时病发,双双住院,叔叔也因伤心而失魂落魄,在工地干活的时候被挖土机的机械臂狠狠地甩了一下,肋骨断了好几根,胸膜严重破裂,治愈后再也干不了重活。

“这么大的压力哪是你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能承受得了的?”看到这种情况,朋友和邻居纷纷劝张小桃离开这个家。虽然快被深重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张小桃坚定地摇摇头:“我不能走!三位老人含辛茹苦把我抚养大,我现在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我走了他们怎么办?”为了工作和照顾长辈的便利,同时也为了还上欠下的巨额债务,张小桃在县城租了两间简陋的平房,把三位老人都接到身边照顾。为了让老人们能过得好一点,张小桃同时做起了两份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左右。与此同时,张小桃还加入了睢宁县小红帽志愿者队伍,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看见张小桃日渐消瘦的身体,家人心疼不已。可张小桃却总是宽慰他们:“只要看到你们的笑,我就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张小桃的事迹不仅感动着身边的人,也感动着睢宁县134万人民。2012年,张小桃被推选为“睢宁好人”; 2013年,张小桃受邀参加江苏省身边好人与道德模范见面交流会;2014年7月,张小桃家庭当选“徐州最美家庭”,张小桃本人也入围2014年度江苏省“我们身边的好青年”候选人。

“虽然日子过得这么苦,但有家、有爱、生活就有温暖!”张小桃说,虽然她的文化程度不高,说不出什么华丽的语言,但她懂得做人要有感恩之心,是家人无私的爱哺育了她,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她都会义无返顾地撑起这个家,不离不弃地牵着家人的手一起走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第2个故事:徐州人的热血流入昆山伤员体内

8月2日昆山爆炸事故发生当天,依照省市紧急批示,徐州市血液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晚上6时,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从冷藏室推出成品血浆,经工作人员扫描出库后,成功配备A型、B型、0型、AB型血浆共计15万毫升,迅速打包装箱连夜送往苏州血站。带队的徐州市血液中心副站长史志旭说,血浆存放在两个特制的保温箱内,两名司机轮流驾车,凌晨4点40分就赶到了苏州,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徐州。由于部分伤员被紧急转往无锡市医院抢救,无锡方面血库告急,请求支援。“救人要紧!”徐州血液中心立即根据库存情况,再次调出10万毫升血浆援助无锡。8月3日中午12时,满载徐州人民深情厚谊的送血车再次出发,徐州血液中心副站长王连友等一路奔波,晚上6点就赶到了无锡,把血浆顺利交给无锡血站工作人员,没顾上吃一口饭,凌晨1点半回到了徐州。

昆山事故发生后,我市大批市民投入到献血行列中,确保援助工作顺利进行。8月2日、3日两天,近1500多人次捐献全血,献血量30余万毫升,超过平时的两倍。4日上午,记者看到淮海西路献血屋和彭城广场献血车内,献血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希望充满爱心的血液早日流进昆山伤员的血脉。家住民富园的市民吴杰一大早就来到附近的献血车,等工作人员将献血车消毒完,就迫不及待地让护士抽血。吴杰献血已有3年,作为固定献血人群,在接到献血短信后,放下手头的活就急忙赶了过来。“听说昆山伤员急需用血,当地血库告急,作为市民,我们应该尽一份自己的责任,早一点献血,伤员就能早一点获救。”

第3个故事:路遇两女孩遭猥亵 徐州大叔出手相助

8月1日晚上8点多,徐州市闹市区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一幕:两女孩骑车穿越马路时,被一名从花坛中突然冲出的男子扑倒,被当街猥亵。危急时刻,一名中年人挺身而出,上前制止。

打斗中,“大叔”马正亮鼻梁骨折,但仍坚持到警方赶到。目前,徐州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此事,并称将为大叔申报见义勇为表彰。

两女孩闹市惊心

徐州市淮海路与中山路路口,是当地的闹市区。谁也没想到,车流不息的这里,会上演匪夷所思的一幕。

8月1日晚上8点多,小红(化名)与小莉(化名)合骑一辆电动车穿越马路,在抵达对面的慢车道时,一名原本坐在花坛中的男子突然窜出,将两名女孩连人带车扑倒在地。骑车的小红摔倒在地,男子压在她的身上,掀起了她的裙子,并试图脱掉她的衣服。小莉站了起来,拿起包向男子砸去,却被打倒在一边。

“你俩都是我的。”男子叫嚣着,并脱下了自己的衣裤。

这时,一名路过此地的中年人冲了出来,大喝一声“住手”,冲上前去。很快,这位“大叔”与施暴男子扭打在一起。

“大叔”受伤仍坚持搏斗

根据受害人小莉的说法,施暴男子大约近1米8的个头,身体强壮,扭打中,路见不平的大叔明显不是对手。“他鼻子被打了一拳,直流血,但他一直没放弃。”小莉说。

正当“大叔”继续坚持时,施暴男子却跑开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脱掉了上衣和裤子,站在马路中间,开始“指挥交通”,为了躲避这名男子,闹市区的道路上一片混乱。

后来,民警赶到现场,将施暴男子制服后带走,而出手相助的中年人也打算离开。“让他去医院,他不去,后来我们知道,他不愿意去医院是因为没钱。”小莉说。

“再不去,那女孩就要遭殃了”

昨天,在徐州市中医院的病床上,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受伤的“大叔”。他叫马正亮,今年52岁,被诊断为鼻梁骨折。

“我从朋友那里回来,路过那里,正在等信号灯,听到呼喊时,那男的已经把女孩裙子掀起来了。”马正亮说,“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再不制止女孩就要遭殃了。”

马正亮说,他跑过去想把男子从女孩身上拽开时,被他的胳膊肘打到了鼻子,当场血流不止。他赶紧朝男子挥拳,将男子打倒。趁着男子倒了,老马想要拉起女孩,却没成功,施暴男子从地上爬起来后,又挥拳打来,马正亮只好带着男子往远处跑。几番追赶,几番厮打,直到男子突然跑开,指挥交通。

马正亮躺在床上说,一开始他确实不愿意来医院,是因为他下了岗又是残疾人,没有固定收入。“1987年的时候,我在一家厂里当电工,机器把胳膊卷进去了,断成三截,现在里面还有钢板。”

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再不去,那女孩就要遭殃了。”

“大部分围观者让人心寒”

8月1日晚上事情发生后,女孩小红和小莉把受伤的大叔送到了医院,并垫付了3000多元的医药费。“大叔”马正亮说,自己当时身上只带有200元钱,很担心花不起钱,因此不想去医院。“现在花的医药费,还是人家小女孩给垫付的,我真的感到心里很不安,很内疚。”他说,自己虽然生活困顿,但并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虽然事后马正亮被围观群众称赞“好样的”,但老马还是觉得很寒心,“我们差不多厮打了20分钟,那么多人在看,也没人上来帮忙。”

马正亮说,如果再遇到不平事,他还会挺身而出,但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路见不平一声吼”,“正气出来了,坏人自然就害怕了。”

据了解,施暴男子姓孙,今年38岁,家住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昨天,该男子的父亲赶到派出所出示了其有精神残疾二级的残疾证。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同时,民警也表示,马正亮见义勇为的行为属实,警方已经在组织相关材料,帮助其申报见义勇为表彰。

8月的彭城,为徐州好人们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