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大亨李绥来徐投资办学 投资2亿建一流学校
2014-05-2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4-05-2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记者 郑微
李绥,上海爱登堡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身商海前,李绥曾在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任教6年,有着深厚教育情结。李绥告诉记者,现在他还担任东华大学的校董,每年都会进学校讲课。
1997年,作为创始人,李绥担任了上海爱登堡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上任之后,李绥迅速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全部融入公司的产品研发当中,并带领全体员工使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现在,在电梯事业辉煌的时候,他又选择在徐州投资2亿元办学校。这一决定在行业内引起“动荡”。
“徐州给我的感觉很亲切,很温暖”
上海爱登堡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电梯、扶梯、机械车库的研发、制造、销售、安装和维保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厂及分公司。每年李绥都会到各分公司考察。因为有很深厚的教育情结,在考察本身企业时,他也会留意当地的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
“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年都会来几趟徐州,这个城市留给我的印象非常好。”李绥说:“徐州和上海在某些地方没有什么差异。我个人认为,一个城市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少栋造型奇特的高楼大厦,有几个经济亮点。一个城市的美,应该在于他的灵魂——文化,这里的人民不排斥你,比较欢迎你,到了这个城市以后你不会有担忧,没有不吻合感觉。而徐州正是这样的城市。这里的人民给我的感觉就是很亲切,很温暖。”
“氛围好,机会也会更多!”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来徐州考察过教育产业的相关项目。”李绥说,选择这里办学校,是因为这个城市文化底蕴深厚,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一批高等学府林立,同时又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氛围好,机会也会更多。”
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他们总是想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去求学。现在每年都有家长把孩子送到南京、苏州、南通等教育资源好的城市去求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家长们渴望在徐州有一个能和这些城市相匹配的学校存在。
第三,徐州市教育部门的重视。来徐州考察期间,在和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商谈时,频频听到他们对徐州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而一些曾经从徐州走出去的知名教师,有回到徐州把家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愿望,也奠定了我要办徐州最好的学校的想法。
第四,公司在徐州一直和几所职业学校有合作,开设了电梯专业。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考察,发现徐州的孩子很能吃苦,勤劳而且上进心强。
“用经营企业的理念办学校”
“在企业内,企业与员工相互依存,关系紧密。只有公司稳定、发展好了,员工才会有发展。同样,办一所学校,也需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只有学校和老师团结了,才能够保证学校稳定发展。”李绥认为,无论是企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有企业经营的理念存在。企业经营的理念并不是纯粹的赚钱。以学校为例,教师来了以后,他看中的并不是他的工资收入多少(但这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关键还是在他比较喜欢这个大的家庭、群体。并且这个大的家庭、群体比较肯定他、认可他。在互相融洽、互相认可的情况下,再有一个比较高的收入。这就是教师在工作中他所需要的生活。如果在工作中他得到一种肯定、认可,自信心就会提高很多,在教学上肯定也会下百分的功力。
李绥说:“教育是一个越做越单纯的产业,我们希望收获的是师生的感恩之心,而非企业那样短期的资金回报。”
新校址投资2亿
“位于徐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的爱登堡国际学校是过渡性校址,新校址在大学路第一人民医院附近,占地面积200余亩,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三年内将投资2亿元。”李绥说,届时,我们将向徐州人民呈现一个“一站式”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的花园式学校。
李绥表示,爱登堡国际学校要学习、传承苏州中学“宽松、多元、自由”的校园文化。它的使命是营造一片自由、绿色的土壤。在这片最自由、最绿色的教育土壤上,将培养拥有优秀学业成绩的学生,培育有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目前,他们已经集结了一支包括国家级拔尖创新人才项目——南京大学·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主持人张永刚,“姑苏教育领军人才”、苏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授级高级教师张飞在内的优秀管理团队。
李绥,上海爱登堡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身商海前,李绥曾在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任教6年,有着深厚教育情结。李绥告诉记者,现在他还担任东华大学的校董,每年都会进学校讲课。
1997年,作为创始人,李绥担任了上海爱登堡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上任之后,李绥迅速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全部融入公司的产品研发当中,并带领全体员工使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现在,在电梯事业辉煌的时候,他又选择在徐州投资2亿元办学校。这一决定在行业内引起“动荡”。
“徐州给我的感觉很亲切,很温暖”
上海爱登堡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电梯、扶梯、机械车库的研发、制造、销售、安装和维保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厂及分公司。每年李绥都会到各分公司考察。因为有很深厚的教育情结,在考察本身企业时,他也会留意当地的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
“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年都会来几趟徐州,这个城市留给我的印象非常好。”李绥说:“徐州和上海在某些地方没有什么差异。我个人认为,一个城市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少栋造型奇特的高楼大厦,有几个经济亮点。一个城市的美,应该在于他的灵魂——文化,这里的人民不排斥你,比较欢迎你,到了这个城市以后你不会有担忧,没有不吻合感觉。而徐州正是这样的城市。这里的人民给我的感觉就是很亲切,很温暖。”
“氛围好,机会也会更多!”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来徐州考察过教育产业的相关项目。”李绥说,选择这里办学校,是因为这个城市文化底蕴深厚,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等一批高等学府林立,同时又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氛围好,机会也会更多。”
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他们总是想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去求学。现在每年都有家长把孩子送到南京、苏州、南通等教育资源好的城市去求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家长们渴望在徐州有一个能和这些城市相匹配的学校存在。
第三,徐州市教育部门的重视。来徐州考察期间,在和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商谈时,频频听到他们对徐州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而一些曾经从徐州走出去的知名教师,有回到徐州把家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愿望,也奠定了我要办徐州最好的学校的想法。
第四,公司在徐州一直和几所职业学校有合作,开设了电梯专业。通过对这些学生的考察,发现徐州的孩子很能吃苦,勤劳而且上进心强。
“用经营企业的理念办学校”
“在企业内,企业与员工相互依存,关系紧密。只有公司稳定、发展好了,员工才会有发展。同样,办一所学校,也需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只有学校和老师团结了,才能够保证学校稳定发展。”李绥认为,无论是企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有企业经营的理念存在。企业经营的理念并不是纯粹的赚钱。以学校为例,教师来了以后,他看中的并不是他的工资收入多少(但这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关键还是在他比较喜欢这个大的家庭、群体。并且这个大的家庭、群体比较肯定他、认可他。在互相融洽、互相认可的情况下,再有一个比较高的收入。这就是教师在工作中他所需要的生活。如果在工作中他得到一种肯定、认可,自信心就会提高很多,在教学上肯定也会下百分的功力。
李绥说:“教育是一个越做越单纯的产业,我们希望收获的是师生的感恩之心,而非企业那样短期的资金回报。”
新校址投资2亿
“位于徐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的爱登堡国际学校是过渡性校址,新校址在大学路第一人民医院附近,占地面积200余亩,预计今年下半年动工,三年内将投资2亿元。”李绥说,届时,我们将向徐州人民呈现一个“一站式”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的花园式学校。
李绥表示,爱登堡国际学校要学习、传承苏州中学“宽松、多元、自由”的校园文化。它的使命是营造一片自由、绿色的土壤。在这片最自由、最绿色的教育土壤上,将培养拥有优秀学业成绩的学生,培育有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目前,他们已经集结了一支包括国家级拔尖创新人才项目——南京大学·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主持人张永刚,“姑苏教育领军人才”、苏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授级高级教师张飞在内的优秀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