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王”每天少收百余斤包装盒
往年一过春节,刘女士家就积聚了大堆废品要卖,今年却在过完正月后才喊来收废品的师傅,一堆包装盒加上空酒瓶,总共卖了4元钱。她同时惊讶地发现,在小区干了三年的收废品的那家人已经走了。新来的师傅说,现在一天收到的包装盒只有百来斤,比前两年少了一半,主要是包装盒收得少了,同时利润也薄了,不少人已经转行。在吴庄旧货市场经营一家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的兰老板说,去年以前,他每天能收到100多个高档包装盒,但现在基本看不到了,烟花盒也明显减少。
■市民
积攒一个月才有废品卖
刘女士家住豪绅嘉苑,小区上房三四年了,前几年是一对老两口带着儿子在这里收破烂,小区都被他们“承包”了,一家三口看上去过得还挺滋润。特别是刚上房装修那一阵,三个人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了,找他们收废品要提前好几天预约,有时打了电话他们也好几天都不过来。
居民家中可以变卖的废品主要是包装盒和酒瓶,今年这个春节,刘女士明显感觉家中的包装盒少了,以前过完一个春节能积攒一大堆,然后搬到地下室等收废品的师傅来收。今年一直过完整个正月才攒了一些。
■破烂王
每天收的包装盒少一半
如今“承包”豪绅嘉苑收废品的是刘师傅。刘师傅说,以前承包收废品的一家三口去干装潢了,现在收废品利润越来越薄,一个小区的废品根本不可能养活一家人。刚上房的一两年,因为装修的缘故,光纸盒子每天都能收千把斤。前年和去年生意还能将就着干,今年更不行了,纸盒子一天只能收一二百斤,比前两年少了一半,变化最明显的是礼品包装盒越来越少,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低。
“旧纸盒昨天还能收三毛钱一斤,今天就要掉到两毛了,越来越难干了。”刘师傅叹口气说。
“承包”小区收废品是要给物业缴纳费用的,刘师傅说,小区刚上房的时候,他的“前任”每年要交1万元给物业,现在他只需要交1000元,如果再缴多的话,他真的不能干了。
孙师傅一直在西区收废品,从去年年底以来,他每天收的包装盒减少了三分之二,去年刚过春节时,每天能收三、四十个高档的礼品包装盒。
在市中心收废品的张师傅,今年60岁,老家在安徽萧县。3月1日下午采访他时,他正往三轮车上堆纸质废品,都是些家电的包装盒和旧书报。
“中央规定不让送礼,现在礼品包装盒明显少了。以前一天能收200多斤废纸,现在只能收百余斤。价格还低,现在只收两毛多一斤,以前都是三四毛。”老孙说,和他一起收废品的年轻人都去打工了,他因为年龄大找不到工作,要不然也不干这一行了。现在一个月收入还不到2000元,除去房租和吃喝所剩无几。
■回收站
高档包装盒基本看不到
兰老板在吴庄旧货市场经营一家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兰老板说,去年以前,他每天能收到100多个高档包装盒,特别是一些高档酒瓶包装,是最常见的,但现在基本看不到了,烟花盒也明显减少。
废品回收生意中,不但包装盒急剧减少,行情也是日益惨淡。泰山绿色家园南侧一片空地上,来自河南永城的邢女士夫妇已经在这里开办废品回收站近十年了,两个孩子在这里出生、成长,现在已经上了小学。夫妻俩感受最深的是,自从2008年之后,废品回收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拿旧书本来说,以前回收的价格是七八毛钱甚至一块钱一斤,现在只有五毛钱一斤,几乎掉了一半。
不仅是价格降低,生意也越来越清淡了。邢女士说,往年春节过后刚开张,因为春节期间收废品的都休了假,会迎来生意最高峰,但今年却没有想像的那么火爆。纸质废品明显减少。
“我们两个孩子都在泰山小学上学,对这里的环境熟悉了,我们搬走担心孩子不适应,要不早就转行了。”邢女士说,10年前和他们一起到徐州来回收废品的,现在不少转了行,有的做别的生意,有的进厂打工。
文/记者 吴云 图/记者 彭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