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4000元买的蟋蟀 赢好几场比赛10000元没舍得卖

2013-09-23  来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编辑:
2013-09-23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秋意渐浓,又到了玩虫的季节。建国路花鸟市场内,各种虫子的叫声十分悦耳,蟋蟀、蝈蝈和黄蛉等一起演奏着秋之曲。这些虫子的售价低至10元、20元,高至两三千元的也有,玩家们一边品玩一边挑选,乐在其中。有些玩家还喜欢到外地淘虫,出手十分大方,庄先生半个月就淘了300多只。
  ■徐州市场
  一宠物店一天能卖十几只
  建国路边上,一个卖蝈蝈的摊位吸引了不少爱虫人士。蝈蝈按个头、叫声大小,分装在不同的小笼子里,最贵的要价50元。笼子的价格从10到80元不等。
  花鸟市场内的一个小店里,彭师傅经营多种小宠物,虫类有蝈蝈、蟋蟀和黄蛉,售价10到50元不等。
  彭师傅说,徐州人把蝈蝈叫作尤子,蟋蟀叫作蛐蛐。每年秋天,玩蝈蝈、黄蛉和蟋蟀的人就多了起来。玩蝈蝈和黄蛉比的是叫声,叫得越响越值钱,最贵的能卖到两三千元;玩蟋蟀则主要是“斗”,战斗力越强价格越高,根据品相不同,价格差别非常大,普通的也就卖10元一只,好的能卖到上万。斗赢的次数越多,蟋蟀的身价上涨越厉害。前段时间,有个玩家跟他一起到天津买蟋蟀,那个玩家挑了两只,一只10000元,另一只6000元。
  这时,刚好有玩家来买蟋蟀,挑了两只后,想让它们斗一斗。彭师傅拿出一个透明的钵子,把两只蟋蟀放进去。虎视眈眈片刻后,两个家伙就斗了起来,很快其中一只败下阵来,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买家很满意地拿走了胜利的那只,还挑选了一整套养蟋蟀的工具,总共花了200多元。
  除了养虫的工具,彭师傅还兼卖和养虫相关的书籍,即使是新手也可以迅速入门。
  “徐州人玩虫子还不成气候,一天也就卖十几只。天津人玩的那才叫厉害,有专门卖蟋蟀的一个月就能赚上万。我们都到天津去进货。”彭师傅说。
  ■外地淘虫
  半个多月买了300多只蟋蟀
  买蝈蝈和黄蛉,或许只是出自于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对于真正的玩家来说,蟋蟀既是一种玩物,也是赢利的工具。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现如今,秋季在野外捉蟋蟀、斗蟋蟀的场景已经很难见到了。都市人多数只能到市场上买虫子玩,以满足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卖蟋蟀的彭师傅认为,徐州人玩蟋蟀还不成气候,但喜爱收藏的玩家庄先生却持有不同观点:“徐州人玩蟋蟀在全国来说是很有名气的,只是玩的人比较散,凝聚力不强。”
  庄先生小时候就喜欢和小伙伴们到野外捉蟋蟀,现在有时候也去,但如今蟋蟀越来越难捉了,而且也没什么好的品种,只得到外地购买。今年入秋以来,半个多月的时间,庄先生已经买了300余只蟋蟀。他认为徐州本地的蟋蟀战斗力不行。他从来不到徐州市场买,而是到河南、山东等地淘虫,便宜的有三五十元一只的,贵的有三五千的,最贵的一只是6000元买来的。
  庄先生说,徐州搞收藏的人基本上都喜欢玩蟋蟀,大家玩的就是“心气”和“实力”,比赛也不在乎输赢的大小。他有一只花4000元买来的蟋蟀,赢了好几场比赛,已经有人出价10000多元购买了,但庄先生舍不得卖。
  据了解,徐州用蟋蟀来赌博的人也不在少数,经常出没于黄河沿等地,活动非常隐秘。
  文/记者 吴云 图/记者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