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贴春联 爸爸妈妈就会回来
| ||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记者 林雪 文 记者 吕品 摄)铜山区张集实验中心小学有留守儿童146人,其中一方留守108人,像孔祥妃一样父母都不在身边的38人。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记者走近这群特殊的孩子,记录他们的生活点滴……
怯生生地回答老师的提问
5月22日,记者来到张集实验中心小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三年级(2)班,透过教室的窗户,老师指着第一排穿黄衣服的女孩说,那就是孔祥妃。
瘦弱是记者对这个小女孩的第一印象。记者注意到,老师每次提出问题,孔祥妃都没有举手,一直低着头,注视着课本。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鹿,目光闪烁、怯生生地回答。
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孔祥妃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从不主动回答问题,也从不主动参加学校、班级的活动。 “这个孩子非常敏感,也许她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内心有点自卑。”
而这种不一样,从日常的生活中就能体现出来。“别的孩子都会带点零食到学校,她从来没有,包括上完体育课,别的孩子会喝饮料,她从来都是白开水。”李老师说。
这种不同,从同学的嘴里也能听出端倪,“她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接过她,都是奶奶接她回家。”
下课了也要抓紧时间看书
下课了,小学生三三两两跑出教室,孔祥妃却在座位上没有动,默默地打开数学练习本做了起来。
记者拦住一群正要出去玩的小女孩,“怎么不叫上孔祥妃一起玩呢?”“她下课从不出去玩。”“她不会跳皮筋。”“叫她也不会出来玩的。” “她平时下课都干什么?”记者问,“看书。”这一次孩子们的答案惊人一致。
“孔祥妃,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玩啊?”“我要看书。”这次,她没有躲闪记者的目光,“每次爸妈打电话都问我学习成绩,以前小姑在的时候,她能教我,现在她上学去了,没人辅导我学习了,我要抓紧看书。”小祥妃眉毛上挑,特别自豪地告诉记者,她的小姑是大学生。
“你想当大学生吗?”“想。”说完这个字,她笑了,很灿烂,很美好。
当天的午餐是馒头和炒菜花,孔祥妃吃得很开心,脸上一直挂着笑,时不时还提醒身边的小伙伴,别剩下,要吃完。饭后,小祥妃拿起抹布从后往前擦桌子,老师告诉记者,当天并不是孔祥妃值日。
最盼望过年爸妈能回家
下午4点,放学了。出了校门的孔祥妃好像换了一个人,59岁的奶奶骑着三轮车在前,小祥妃一路踢着小石子跑回了家。
一到家,小祥妃迫不及待地抱出一大堆毛绒玩具向记者展示:“这些都是妈妈买给我的。”“你最喜欢哪一个?”“小熊,去年过年的时候,妈妈送给我的。”孩子的眼睛天真无邪,写满了幸福。
奶奶说,小祥妃一岁多断奶后,爸爸妈妈就去无锡打工了,每年只有春节才会回家,“每次年三十晚上到家,初六就走了。”
“你还记得妈妈长什么样吗?”小祥妃脱口而出,“脸上长着痘痘的就是妈妈。”奶奶笑了,9岁的孩子对妈妈最深刻的印象是脸上长痘痘。
奶奶告诉记者,孔祥妃最喜欢画画。打开孔祥妃的图画本,不论是花草、房子,抑或是小女孩的裙子,小祥妃都用鲜艳的颜色尽情渲染,满目的红色。
“怎么用这么多红色啊?”记者问。
“我最喜欢红色。每次过年贴红色春联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回来了。”
在情感空巢长大的他们,像小草一样寂寞长大。他们的生活需要一双爱的眼睛,这种爱,有时候叫关注。
个人档案
姓名:孔祥妃
性别:女
年龄:9岁
学校:铜山区张集实验中心小学
三(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