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山4号墓又现盗洞 村民:盗洞深不见底
洞口附近地上有许多已枯萎的杏树枝条,还散落着几把铁锹。
在楚王山脚下,盗洞位置周围都是树木。记者 秦媛 实习生 孟浩 摄
当地村民:这个新盗洞深不见底,但盗墓贼是否进去过没人知道
镇文化站:这个盗洞之前就有,盗墓贼只是将表层填充物炸开了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消息(记者 王漱玉 实习生 王梦琳) 昨天早晨,大彭镇村民来电反映,大彭镇楚王山汉墓群4号墓又发现一个新盗洞。当地村民称,不法盗墓分子经常光顾楚王山汉墓群,有关方面应尽快开发保护楚王山汉墓群。
◎现场:盗洞仅容身材极瘦小的成年人进入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大彭镇闸口村处的楚王山脚下,沿着田间小路走上杂草丛生的山路,找到了楚王山汉墓群的4号墓地。这块墓地位于楚王山北麓,山坡上种满了桃树和杏树。
盗洞位于山顶正中间,周围都是杏树。新挖的泥土就堆在洞口附近,洞口裸露出来的被挖断的杏树树根还很新鲜,洞口附近地上有许多已枯萎的杏树枝条,还散落着几把铁锹。盗洞西南侧有一个深约10厘米的长形坑,大小正好可以放进去铁锹。
盗洞不大,直径仅约40厘米,而且洞道并不是直上直下,稍微有些曲折,仅能容得下一个身材极瘦小、动作灵敏的成年人进入;盗洞极深,深不见底,记者用脚踢泥土下去,看不到泥土的落地点。记者试图测量盗洞到底有多深,但用铁锹和杏树枝条都探不到底。
◎当地村民:看山人最早发现盗洞
据报料人陈先生称,他家住在楚王山南麓的大彭镇田巷村,昨天早晨,他按照习惯从山南翻到山北锻炼身体,当走到楚王山汉墓群四号墓附近时,听到当地村民说这里又发现一个新盗洞,就连忙赶过去看。
据陈先生介绍,楚王山的看山人每天都要巡山,这个盗洞是昨天早晨看山人最先发现的。昨天早晨七时许,陈先生来到这里时,盗洞就已深不见底,洞周围没有铁锹,只有杏树的枝条。“洞非常深,根本看不到底。据说是看山人最早发现的盗洞,但是盗墓贼进去过没有,有没有偷到文物,就没人知道了。”
山脚下的大彭镇闸口村村民对这片汉墓群十分熟悉,对1至4号墓的具体方位了如指掌,在看热闹的人群中还有几名当地读高一的学生,说是放暑假在家没事,听说这里有汉墓被盗了,就上山来看看。
当地村民称,这片汉墓群的墓主有可能是刘交(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在行内名气不小,经常被盗,有的墓在解放前就被盗多次,解放后仍然频繁遭盗墓贼光顾。虽然看山人每天都会巡山,但基本上都是早晨才开始巡山,而盗墓贼多是在夜间活动。当地村民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开发保护楚王山汉墓群,以免再受盗墓贼骚扰。
◎镇文化站:估计墓内早已盗无可盗
在楚王山汉墓群4号墓现场,一位自称是大彭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人拒绝接受采访,也不同意记者在现场拍照。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文化站工作人员称,不希望媒体报道此事。这名工作人员称,楚王山汉墓群曾多次被盗,估计墓内已空无一物、盗无可盗了,但媒体报道后会吸引更多盗墓贼来此“挖宝”,当地已是不堪其扰。
这名工作人员还说,这个盗洞之前就存在,但盗墓贼夜间又将老盗洞的表层填充物炸开了。盗洞周围的铁锹是文化站的人带来的。昨天早晨,他们看到这个坑跟以往不同,感觉有点不正常,就用铁锹挖开来检查。至于盗洞西南侧的长形坑,文化站的人称那是之前文化站挖的,用来安装监控装置。但现场围观的当地居民称,夜间并没有听到爆炸声。
据悉,当地警方已于当日上午介入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