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推荐家乡美景:有山有溶洞有古寺
2011-10-20 来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编辑:
2011-10-20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白云洞内有不少破损的佛像。
景山上的“淮海第一关”石刻。
白云洞大殿约三百多平米,高约七八米,有四五个洞口往内延伸。本报记者 谭歌 摄
■景山
“淮海第一关”雄风犹存
景山位于蔺家坝东3公里处,在京杭大运河没有改道湖西前,这里热闹繁华堪比苏州。当地老百姓有句民谣,“景山不济赛苏州”。以前景山下面全是水,这一点从景山山脚处的取水石阶以及水痕得到印证。
景山以前有7座庙,但在文革时期均被破坏,现在只能从山上残存的物件推断当年的盛景。
在景山,薛茂廷带着记者找到了一个直径一米以上的大石龟。薛先生说,石龟在寺庙中一般是用来驮石碑的,可惜,这个石龟上的石碑早已不知去向,石龟也被破坏得残缺不全。我们还找到一个用来固定大殿梁柱的石墩,薛先生说,这样的石墩应该是并排4个,但现在只能找到这一个了。
在半山坡一个宽约0.8米、长约五六米的长条石上,刻着“淮海第一关”5个描红大字。景山附近的村民代代相传,说这5个大字是苏东坡当年任徐州太守时亲自书写的。但石刻并没有苏东坡的落款,到底是不是他的手迹,还有待专家考证。
■龙虎洞
洞内行进3小时未能观全貌
狼虎山位于蔺家坝偏东北4公里处,地属柳泉镇益楼村。狼虎山有种“天然去雕琢”的野性之美,时至秋日,芦苇又为它增添了几分柔美。上山的石道上,山石随处散落。
但不少人也因此打起了这满山石头的主意,狼虎山附近大大小小的采石厂有好几个。“最大的那个是淮海水泥厂的,小一些的是当地村民承包的。”薛先生说,“经过这些年的开采,狼虎山越来越秃。我只怕如果狼虎洞再不开发,就被这些炸山取石的人破坏完了。”
一路美景在不经意间走过。秋阳照在身上暖暖的,阵阵山风送爽,一抬头,狼虎洞就在眼前。洞口前有好几块平坦的巨石,薛先生说,听村里老人们说,以前山脚处有座人公人母庙,每年正月十七,庙会热闹非凡,成了青年男女相亲的好地方,因为这人公人母庙主管的就是婚姻。虽然人公人母庙早已全无踪迹,但薛先生找到了一块“媒约(妁)石”的石刻,字迹已模糊难辨,大意为男婚女嫁为人之纲伦,就像天地日月一样。
稍事休息,我们就开始钻洞探险。洞口上方有块飞来石,很是狭长,仅容一人通行。向内行进约十来米,有一处犬齿交错的石缝,仅容一人侧身勉强进入。再向内行进约30米,豁然开朗,有3个通道。每一个通道均通向深处。可惜由于前段时间雨水较多,洞内已经积存了稍厚的泥水,这是我们来之前未曾料到的,就连我们手持的一盏蓄电池灯还是进山前向村民借的。加上有一个通道前塌方厉害,将一个洞口堵死,记者决定不再向内探险。
薛先生介绍说,他十七八年前曾进过此洞,洞内有暗河、钟乳石,还有很多蝙蝠,他在洞内3个多小时仍未能观得全貌。在每一个向深行进的洞道壁上,都有探险先行者做的记号,以防迷路。薛先生告诉记者说,当年就是靠着这些记号进行探洞之旅的。
■白云洞
住持说洞内石佛像全为古物
蔺家坝南约1公里,茅村镇班山村有座洪里山。洪里山上有座启玄寺,启玄寺边上有个白云洞。与狼虎洞的奇险无比相比,白云洞以宽大敞亮和佛教氛围浓厚而见长。
在启玄寺住持果空法师的带领下,薛先生和记者开始领略白云洞的佛教文化。进入白云洞,有座用石板搭起的拱门,据果空法师和当地村民介绍,这座石拱门是古时所建。当地村民称这座宽约一米多、长约三四米、可容纳两个人同时进入的石拱门为桥,而果空法师则认定它为“门”。
进入石门后,一片阳光直洒而下,大约有四五平米的地方都是空的,再向下20多级台阶即正式进入白云洞。这里像一个恢弘大气的大殿,供奉着地藏王菩萨。白云洞约三百多平米,高约七八米,由于洞前镂空,阳光可以直洒而下,光线不错。在这个大殿的周围,有四五个洞口向内延伸。
班山村村委会董主任说,据传其中一个洞可以通向景山,但没有人真正走完全程。找到董主任说的这个洞后,摄影记者和同来的司机一前一后深入,向前行进约10米左右,通道变得特别狭窄,有的地方需匍匐前进。二人手脚并进,行进困难,但过了这10米最难的路后,洞慢慢宽敞,可以直立起身。这里高约两米,可容纳两至三人。再向内,不时有水珠滴下,洞也越来越窄,向深行进约20米左右,二人返回。
此外,有一个洞呈现葫芦状。进洞洞口很大很宽敞,向内行进几米后开始收窄,然后再乍开,两个大小相似、前窄后宽的洞,果然串成葫芦状。
还有两个洞更为有趣,其中一个洞连着洞,好似迷宫;另一个洞则是像“复式楼房”,仅隔一层楼板那样的厚度,趣味妙生,是捉迷藏的胜地。
除了天然形成的洞穴胜景之外,白云洞最具特色的是这里的佛教文化。在大殿供奉的地藏王菩萨两侧,有些残缺的石佛像。果空法师说,这些石佛像据他判断全为古物。石佛像均已没有头部,从仅存的体貌、形态、衣着、法物等特征来推断,果空法师能拿得准的有开心佛、弥勒佛和布袋和尚。
果空法师说,据传有一个山洞中有摩崖石刻,但他本人及附近村民都未能探得。白云洞内原本有不少佛像,但都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白云洞三个大字的石刻仅存一完整的“云”字。他搜集到的佛像也大多残缺不全,有两尊虽然破损但是修复成功的佛像被供奉在启玄寺正殿。一尊为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为弥勒佛像。
另外,果空法师还向记者展示了村民从洞内找到的一些“文物”,有两个佛头像、一些铜钱,还有一块玉质印石。但这些物品到底出自哪个年代,是否为文物,果空法师说,他也正期待着文物专家来考证。如果真有价值,他准备将这些物品作为镇寺之宝。
采访手记
昨天一天的实地探访在记者心中留下数个疑问:蔺家坝方圆4公里3处鲜为人知的景观是否具有开发价值?“淮海第一关”的石刻真的出自苏东坡手笔吗?狼虎山的狼虎洞能否成为徐州第一溶洞?启玄寺白云洞的那些物品真的是文物吗?这一个个谜团有待相关专家逐一解开。
薛先生获线索奖 50元
采写/本报记者 王漱玉
摄影/本报记者 谭歌
制图/张璐路
追踪《三个规划勾画“滨湖城市”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