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清明扫墓带热花市场 公墓附近村民抓商机

2011-04-04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编辑:
2011-04-04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市民带着鲜花祭奠亲人 记者 车佳 摄

    

路边卖花的摊贩

   

 附近农户挖些野菜卖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讯(记者 肖禾 青楚)清明小长假第一天,我市再次迎来祭扫小高峰,扫墓人数超过10万。昨日,记者在我市各公墓发现,清明祭扫的同时,也催生各种问题和现象:集中焚烧区无人问津, “扫墓经济”应运而生。

  集中焚烧区无人问津

  今年清明,徐州公墓、徐州市第二公墓、徐州市双山公墓等三大公墓划定祭品焚烧专门区域,积极倡导市民不在墓区内烧纸及燃放鞭炮。然而,记者在徐州公墓、双山公墓看到,专门开辟的集中焚烧区,整个上午,并没有一个市民选用这种祭扫方式。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无奈,“虽然专门设立工作人员引导市民前往集中焚烧区焚烧祭品,但是收效甚微。而与此相比,事先准备好的800多只焚烧桶在祭扫高峰期竟出现周转不过来的问题。”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我还是比较接受集中焚烧这种新型的祭扫方式的,不仅环保还不易引起火灾,但是看见没有一个人去,自己也只好作罢。”与王先生想法不同,赵老太太则表示,“都往一起烧,那不全乱了吗?算是烧给谁的呢?按家乡的风俗也是不能混在一起烧的。” 

  针对市民的观点,双山公墓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市民对新型祭扫方式都有一个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尽管今年收效甚微,但相信会慢慢被市民接受的。”

  清明扫墓带热“花市场”

  昨日上午,记者在徐州公墓附近的桥上村看到,公路两边相隔10米左右就有一个售卖鲜花、塑料花和冥币的小商贩,只要有市民从摊前经过,商贩们就会拿着商品向路人推销。“一块钱一份,很便宜的。”记者看到一名中年妇女拿着一沓纸钱向路人推销,路人买过纸钱后,中年妇女又给路人讲,“买束鲜花吧,现在都流行买鲜花扫墓,价格不贵,放在墓前又好看。”于是,路人又以10元价格买了一束鲜花。

  在另一家摊点,商贩白先生告诉记者,他就是桥上村的村民,几乎每年都会利用清明节三天时间在路边卖鲜花,根据鲜花的品种、搭配不同,每束鲜花大概能挣1-3元不等,最多时一天能挣100多块钱。“沿路卖花的基本上都是附近的村民,以前卖花的比较少,随着鲜花祭祀的流行,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好这个市场,参与进来。而他们销售的鲜花,也多来自市区各鲜花批发市场。”

  据了解,受清明祭扫影响,菊花、康乃馨等批发价格有所上调,以前,每支批发价为2角左右的黄菊、白菊涨价为7角左右;康乃馨也由原来的8角上调为1.2元一支。

  附近农户抓商机卖野菜

  “刚挖的野菜,有营养啊,价钱也便宜,一块钱一袋。”在徐州公墓入口处附近,五六家摊点竞相揽客。他们的摊位上大多是各种野菜、打野公鸡、土鸡蛋。一位摊主告诉记者,他们都是附近的农户,趁着清明节来祭扫的人多,特意挖些野菜来卖。

  “也不图赚多少钱,像这一包‘面条菜’大概有1斤多,只要1块多钱,比市场上便宜多了。”摊主李大妈说,反正在家里也是闲着没什么事,就想趁着清明两天过来卖菜。李大妈介绍,她已经连续卖了2天的野菜了,每次都能很快卖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看到了都会买,都知道野菜好吃,也有一些年纪轻的,也愿意尝尝鲜。”

  别说,这些野菜的确吸引了不少过往的市民。市民张先生买下了2包“面条菜”,又在挑选起小茴香。“以前小时候家里吃过这些野菜,味道还不错,现在市面上比较少见了,其实还挺想吃的。”张先生说,野菜都是天然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价格也不贵,“今天正好看见了,就顺便多买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