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将强制上牌 目前正在制定实施细则
江苏省公安厅近日发布通告,要求新购的自行车、电动车必须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登记上牌,尚未办理的也要尽快补办。警方同时呼吁市民应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车辆,不要购买无编码、超标电动自行车,配合警方严打盗窃车辆违法犯罪活动。不少市民打来热线,询问我市将如何实施这一规定。
■调查
电动车亟需规范管理
据介绍,目前我市电动车(包括带脚踏和踏板)已经达到80余万辆,且每月的增长数都在上百辆左右,这些电动车成为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
记者了解到,我国1999年出台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为电动车设定了国标:整车重量不得超过40千克,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如果按照该要求,我市道路上行驶的电动车无论是设计时速还是重量,有80%左右不合格。
也正是由于电动车本身的标准超标,才导致电动车设计时速过快,从而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隐患。市区每天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电动车引起的伤人事故占8成左右。与此同时,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电动车被盗后由于没有牌证可寻,对失主的认定过程,往往要牵涉很多警力。
“电动车的生产不规范、事故高发,导致一些保险公司不愿为其上保险。”交巡警有关部门认为,一方面是需求量大,一方面又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难点,电动车的存在利弊特别明显,这一新兴交通工具亟需规范管理。
■尴尬
上牌有许多实际操作难度
给电动车和自行车上牌,其实并非省公安厅的一纸通告,根据《江苏省道路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人力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和省人民政府规定应当登记的其他非机动车,都应当在公安交管部门登记、领取牌证后,方可上路行驶。
也就说,电动车和自行车持牌上路一直有法律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屡遭尴尬处境。近几年,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各种品牌的生产厂家也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一现象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电动车寥寥无几。“只有符合国标,公安机关才可以给予上牌。”交巡警支队有关部门表示。
然而即使是购买符合标准的电动车或者自行车,也没有市民去上牌。“除了市民嫌麻烦不愿办理外,相关部门在协调上始终没有明确的办理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动车及自行车上牌的实际操作难度。”
■声音
上牌势在必行,何时实施未定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市交巡警部门目前正在对电动车和自行车上牌的问题协调其它部门制定相关细则。据介绍,由于现在市场流通的超标电动车涉及到生产、质检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数量巨大,不可能短时间内作“一刀切”处理。“达标电动车如何登记上牌,超标电动车如何处理,上牌时的具体流程等都需要考虑。”
强制所有车辆登记上牌,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一旦丢失的车辆找回来,警方比较容易找到失主。市政协委员陈兴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电动车、自行车强制上牌,市民普遍关心两个问题,一是收费,一是手续。“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多数市民是配合的,毕竟这是为大家的私人财产负责。”
从连云港、南通等城市上牌情况来看,如果要上牌,电动车品牌必须要在《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备案表》中能查询到。因此,购买电动车时一定要了解该品牌车子是否在目录中,以便顺利办理牌证。
警方相关人士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动车和自行车上牌势在必行,但具体何时能实施,目前无法给出准确的时间表。
■解读
强制上牌细化到位
综合相关媒体报道,此次全省范围内给电动车和自行车强制上牌的规定,要求为了方便市民,各地通常在车辆卖场直接登记上牌。对于没有登记上牌的在用车辆,省公安厅也要求尽快补办。具体补办地点由各地根据情况确定。
在强制要求上牌的同时,警方也明确,对明知是被盗车辆而收购、窝藏、转移、代为销售,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根据法律法规,市民在非法交易场所销售、购买的;以明显低于市场价销售、购买的;没有依法应具有的合法票据、证件牌照等证明材料的,都会被警方视为“明知”是被盗车辆,买卖双方都会面临责任追究。
而对于手里的电动车没有发票或者是朋友亲戚转让等问题,警方也将区别对待,核实清楚后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