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美好江苏

2011-02-1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11-02-1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出席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我市代表团继续审议
  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南京讯(记者 秦建莉)  2月11日,出席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我市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代表们围绕主题踊跃发言。
  张艳代表说,我完全赞成和拥护省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设要求,文风朴实,可亲可信,可操作性强。报告提出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体现了政府工作“发展”和“富民”的鲜明导向,符合江苏新一轮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实事求是,既不冒进,也不保守,通过努力完全能够达到。报告对2011年10个方面的工作部署,既有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发展的目标责任制要求,又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举措;既有建设江苏、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面布局,又有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量化要求。提出的10件实事,说明政府工作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满足群众的经济利益,更加注重提升群众的生活保障,更加注重群众的安居乐业,更加注重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注重优化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健康;真正感悟“民生是为政之本”。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力度、有深度,强调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强调行政程序制度建设,强调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强调深入推进廉政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将会进一步提升政府的社会公信度。
  徐安代表说,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站在新起点上谋划江苏新发展,是一个求真务实、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一是报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总结“十一五”成绩令人振奋,规划“十二五”前景更加美好,特别是报告提到再过五年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鼓舞人心。二是报告体现了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惠民、富民利益放在首位,谋划发展、安排工作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特别是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更加贴近民生,更加具有普惠性。三是报告更加彰显求真务实作风。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打造清正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让人切实感到责任政府的形象。建议一是把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贯穿政府工作始终,防止出现片面政绩观;二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
  冯其谱代表说,报告内容翔实、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是一个很好的报告。一是文风朴实无华,报告通篇体现求真务实的作风。二是“十一五”辉煌成果鼓舞人心,各项发展指标充分表明了取得的巨大成就,江苏继续走在全国科学发展的前列。三是谋划“十二五”和今年工作催人奋进,特别是报告多次提到加快苏北发展与振兴,让我们基层干部倍感振奋,更有信心把振兴苏北的各项工作做好。建议进一步创新支持苏北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进一步加大支持苏北振兴的力度。
  皇新海代表说,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分析问题准确深刻、切中要害,部署工作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的指示精神,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是一个科学务实、鼓舞人心的报告。建议一是高度重视我省能源资源建设,对剩余的能源资源要精耕细作;二是支持能源企业走出去,通过异地发展保证省内能源供应;三是在沿海、沿江、沿运河、沿铁路建立能源应急储备基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战略能源保障。
  薛东升代表说,报告和纲要十分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启动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充分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让城乡居民的收入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就是要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进城民工等各类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就是要让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和城镇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能买得起房、有房住;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有病看得上、看得起;就是要让被征地农民、低收入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