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十一五”硕果累累“十二五”再创辉煌

2011-02-1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1-02-1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秦建莉)2月10日下午,出席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我市代表团审议李学勇代省长所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致赞成这个报告,并提出积极的意见建议。
  何权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翔实,文风朴实,既贯彻中央精神,又紧扣江苏实际;既统揽全面,又突出重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圆满实现了“十一五”目标任务,使江苏发展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十二五”是江苏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重要阶段,报告和规划纲要描绘的今后五年发展蓝图,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发展的实际,符合全省人民的意愿,特别是突出创新驱动、突出统筹协调、突出富民惠农的特点十分鲜明。报告把创新驱动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核心战略,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全省上下要选准切入点,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努力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提高高新技术贡献率,提升创新园区建设水平,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强化创新支撑条件,为“十二五”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曹新平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好报告。过去的五年,全省经济在化危为机中持续增长,在调整结构中转变方式,在保持稳定中创新发展,创造了江苏历史上黄金发展期,走在了全国前列。报告科学规划了“十二五”发展蓝图,主题明确、主线突出、目标科学、措施扎实,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完全可以再创一个科学发展的黄金期。在新一轮发展中,应把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率先发展要坚持速度上领先、质量上提升,做到发展不含水分,人民普遍认可。科学发展要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高新技术跨越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加快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和谐发展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正义,搞好科学决策、搞好团结协调、搞好社会稳定,用和谐的方式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切实做到以大发展促进大稳定,以大稳定保障大发展。
  高同庆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言简意赅、文字流畅,总结工作实实在在,描绘蓝图定位准确,是一个指导江苏未来五年发展的好报告。“十一五”江苏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特色,一是“稳”,应对金融危机措施得当,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二是“快”,见识早,行动快,机遇抓得住,危机化解好。三是“实”,发展措施立足实际,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报告提出的今年十个方面的工作重点突出,措施扎实,特别是十件实事提得好,反映了民心民意,是一大亮点。只要全省上下认真抓好落实,一定能够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王民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反映江苏“十一五”的大发展大变化,科学提出“十二五”和今年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好报告。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抓住了江苏“十二五”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建议省政府以全球化的视野、战略性的思维,科学打造世界顶级企业的实施计划,采取政策扶持、要素倾斜等措施,全力支持我省大型企业立足国内做大做强,面向全球拓展空间,使江苏“十二五”期间有一批世界顶级企业脱颖而出,带动全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的大提升。
  葛世荣、孟铁林代表说,创新是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鲜明特色,总结“十一五”成就体现创新,规划“十二五”发展突出创新,安排今年工作着力推进创新。“十二五”期间应围绕主题、主线,突出创新驱动,着力实现四个新突破:一是在产学研结合上实现新突破,更快更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二是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上实现新突破,使更多的江苏制造成为江苏创造。三是在建设高教强省上实现新突破,把高校全面推向自主创新的主战场。四是在优化创新布局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支持苏北创新平台、创新园区、创新城市建设,使苏北成为创新发展的新热点。